译述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撰写而成的。徐光启十分重视农业文献
的研究,&ldo;大而经纶康济之书,小而农桑琐屑之务,目不停览,手不停笔。&rdo;据统计,
全书征引的文献就有225种之多,真可谓是&ldo;杂采众家&rdo;。
然而徐光启摘编前人的文献时,并不是盲目追随古人,卖弄博雅,而是区分糟粕与
精华,有批判地存录。对于一些迷信之流,往往阙而不录,对于已收录的文献,也多采
用&ldo;玄扈先生曰&rdo;(即今日之编者按)形式,或指出错误,或纠正缺点,或补充其不足,
或指明古今之不同,不可照搬。但这还不是玄扈先生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ldo;著古制
以明今用&rdo;。
例如,他把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所记载的111次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
分析,发现蝗灾&ldo;最盛于夏秋之间&rdo;,得出&ldo;涸泽者蝗之原本也&rdo;的结论。他还对蝗虫
的生活史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提出了防治办法。
徐光启就是在大量摘引前人文献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数理知识,提出独
到的见解,这些也多以&ldo;玄扈先生曰&rdo;的形式出现。例如,在书中徐光启用大量的事实
对&ldo;唯风土论&rdo;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有风土论,不唯风土论,重在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的正确观点。对引进新作物,推广新品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据统计,徐光启在书中对近80种作物写有&ldo;玄扈先生曰&rdo;的注文或专文,提出自
己独到的见解与经验,这在古农书中是空前绝后的。
徐光启之所以能够在杂采众家的基础上兼出独见,是与他的勤于咨访,不耻下问的
好学精神和破除陈见,亲自试验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徐光启一生以俭朴著称,&ldo;于物
无所好,唯好经济,考古证今,广咨博讯。遇一人辄问,至一地辄问,闻则随闻随笔。
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rdo;因此,我们在阅读《农政全书》的时候,所
了解到的不仅仅是有关古代农业的百科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到一个古代科学家严谨而
求实的大家风范。
76 《黄帝内经》
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
《七略》及班固《汉书&iddot;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ldo;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