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张常明编:《缑(gou)城正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姬秀珠:《明初大儒方孝孺研究》,文史哲出版社(台北),1991年
------------
况钟
------------
众所周知,明代是科举制度兴盛的时期。要想做官,尤其是做大官,就必须通过科举,这似已成为人们的通识;所以,有那么多的学子不怕寒窗苦读,一考再考,为的就是一朝高中,仕途腾达。其实,在明代初期,科举并不是官员们的必经之路。当时,朝廷所实行的人事制度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三途并用。所谓&ldo;三途&rdo;,是指进士、科贡和吏员。科贡和吏员可以跟进士一样在仕途上发展,这样就大大拓展了朝廷选拔官员的范围,同时也给很多青年才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况钟就是三途并用制度的受惠者之一。
在&ldo;仁宣之治&rdo;前后,未经科举,由出身低贱的书吏做到百姓父母的知府,并且政绩斐然的官员中,苏州知府况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况钟任苏州府知府长达十三年,史书称他刚正廉洁,很爱护百姓,前后任苏州知府的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有能吏之名。他跟随性情暴戾而且对书吏很有偏见的成祖朱棣多年,能够保全,不易;他曾三任苏州府,被苏州百姓称为&ldo;况青天&rdo;,难得。那么,况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
一个小书吏
------------
况钟(1383‐1443),字伯律,洪武十六年(1383)生于江西靖安县的龙冈洲。龙冈洲是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况钟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后来他也曾自号龙冈。
在历史上很有清名的况钟,其实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并不叫况钟,而是姓黄,叫黄钟。直到四十七岁那年,他才恢复原姓,称况钟。要清楚这其中的原由,还要追溯到况钟的祖父况渊。
况渊生活在元朝末年。当时恰逢元军和农民起义军在靖安县附近展开激战,况渊一家在战乱中惨遭杀害。在后来况钟所写的《示诸子诗》中他曾含蓄地表明祖父况渊一家似乎是死在农民起义军之手。但是,太祖朱元璋就是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分子,明代政权也是建立在农民武装的基础上,因此况钟对这次家门不幸说得比较隐晦,而且也很少提及。这一年,况钟的父亲况仲谦刚刚六岁,侥幸死里逃生,但却不幸成了孤儿。况家的邻居黄胜祖没有儿子,就将况仲谦收为养子。况仲谦从此改随黄姓,名黄仲谦。黄家家境富裕,黄仲谦倒也没受什么委屈。后来他育有两子,长子黄钟,即后来的况钟,次子黄镛。
事实上,黄仲谦既是况家的惟一后代,也是黄家惟一继承香火的人。对于归宗的问题上,他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曾经想恢复原姓,但又难报黄家的养育之恩,两难境地让他无法选择。既然自己难以两全其美,那么他只能在两个儿子身上想办法了。因此,他在临终时留下遗嘱,要长子黄钟恢复原姓,而次子黄镛继续作为黄家的后代,延续黄家香火。黄钟将父亲的遗嘱记在心上,但却并未立即改姓。直到多年后,黄钟已经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他才向宣宗朱瞻基上了《请复姓奏》,要求恢复况姓。朱瞻基不仅准许了他的请求,还颁发了《赐复姓制词》,称赞了黄钟的做法。与此同时,还颁发了《追赠父复姓制》,将黄钟的父亲黄仲谦也恢复原姓为况仲谦。黄钟恢复旧姓时已经四十七岁了,一生已过大半。黄钟终于认祖归宗,从此称况钟。
况钟自幼就很聪明,对书法很感兴趣,曾经刻苦练习,无论是正楷、隶书、行书,他都写得很好。况钟原本会按照父母的愿望刻苦读书,获取功名。但在永乐四年(1406),靖安县新来的知县俞益却改变了况钟的人生道路。俞益需要一个精通文理、能干练达的书吏,千挑万选,选中了况钟。况钟的父母心里是不愿意的,但俞益对他们说:&ldo;自古以来,从书吏起家而成为高官的人很多,且不说汉代的萧何、曹参,位至相国,唐代就有孙伏伽和张元素,前者成为谏议大夫,后者做到金紫光禄大夫,做书吏有什么不好呢?&rdo;况钟从此放下功名,跟随俞益做了一名书吏。九年后,正逢吏部的考绩之期,俞益向当时的礼部尚书吕震介绍况钟。一见之下,况钟给吕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正逢成祖朱棣广揽人才,吕震就在成祖面前推荐况钟。朱棣特意召见了况钟,觉得他是个人才,就在永乐十三年(1415)九月,任况钟为正六品的礼部仪制司主事。成祖朱棣虽然广揽人才,但是他对书吏却抱有很大的偏见。他曾说:&ldo;若刀笔吏,知利不知义,知刻薄不知大体,用之任风纪,使人轻视朝廷。&rdo;况钟书吏起家,能被皇帝直接任命为正六品的官员,可见况钟很得成祖的赏识。
况钟所任职的礼部仪制司的职责主要是制定和布置一切重大典礼的仪式,工作极其繁琐复杂,稍有疏忽,就有被革职甚至被杀头的危险。更何况成祖朱棣以暴戾著称,在他的身边任职,更要小心谨慎。自永乐十三年况钟任礼部仪制司主事起,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朱棣去世,况钟前后共得到皇帝三十一次嘉奖。由此可见,况钟并不仅仅是殷勤能干;更重要的是,他非常聪明灵敏,这使他在皇帝身边得以从容自若。仁宗朱高炽登基即位后,擢升况钟为正四品的礼部仪制司郎中。朱高炽只执政一年就撒手西去,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即宣宗,年号宣德。况钟也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任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