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接过来,尝了口,确实不错,笑道:&ldo;嗯,可以给你们做个零嘴儿。下回进山,我给你们带些回来。&rdo;
李大山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核桃的巨大价值。海棠也没跟他多说,心里的高兴快活却是难以言语。
她重重点了点头道:&ldo;爹,下回我也去,咱们多带点出来,娘和弟弟肯定都爱吃的。&rdo;
张二娘这几天是卯足了力气割茅草,秋雨说来就来,如果没有了遮风挡雨的房子,这多大的家财也能在一场大雨里化为乌有。
难得桩子这几天也转了性子,跟着大山和海棠在家里不分昼夜的剥苞谷。穷人的儿女早当家,这小子估计是真长大了。转眼四天过去,在每天不间断的药汁伺候之下,海棠的脚已经没多大的事情了,只是走起路来还不如以往那么利索。
小院子里到处都是曝晒的金黄米粒,隔得远了,看着就像是围了一大片金子。在一家四口的勤劳努力下,这几亩地的苞谷粒终于是剥完了,就等晒干收仓。为了防止家里的鸡祸害苞谷,这几日也只得把他们捆了脚,拴在院里的桃树底下。篱笆门外是堆成了山高的茅草,也晒的枯黄,就等着上房顶了。
上回被抓的那只肥兔子,跟桩子的小野兔养在了一起。张二娘不愿意养下去,只说这兔子是不会再长肉,养着也是浪费青草。就等着赶集的时候卖了也好换钱急用。海棠也琢磨着要去药铺里打探打探去,如果何首乌能够卖出个好价,这家里的日子就不会再这么艰难了。
第13章:赶集
这一日又是一个赶集日,张二娘一早就起来了。家里的屋顶是不能再拖了,她打算把那只兔子卖了换几个钱,再去大山她娘那里借几个来。然后置办一桌酒菜,请上村里的几个汉子把这屋顶快快盖好,也算了却了她的心病。
集市跟家里距离不短,海棠的腿脚不利索,张二娘不愿带她一起去。可也顶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只得去问问看远松媳妇家是否也去赶集,远松媳妇又有了身子,很多东西都需要置办,经常跑集市。她家有驴车可以坐,如果能够捎带上海棠,那是再好不过,如果不成,海棠也只得乖乖呆在家里。
清水村不大,也就二十来户人家,都是墙挨墙的住着,只海棠家住在顶东头。不过只要是去赶集,就得经过她家门口。张二娘出门问了信回来,笑着告诉海棠只要等着远松伯伯的车就行,她没空等了,先走着去集上去。
海棠在家收拾好了小背篓,又用一块布巾掩严实,开了篱笆门后就乖乖的坐门口等着。
桩子一大早就跑的没影了。在家帮忙了这几天,想来是憋坏了,这会儿也不知道野到了哪里去。
海棠没等多久,就见着远松伯伯驾着驴车过来了。
远松今年三十出头,为人刚正,虽是村长却没有半分架子,在清水村很有威望。
海棠跟他打了招呼,上了后面的板车。这次海棠有些意外,远松家的大女儿杜鹃也在车里坐着。
杜鹃今年十四,正是说亲的年纪。她平日里不怎么出门,海棠跟她年纪差的大,平时交往的也就不多。更何况重生后海棠也不愿意跟同年纪的孩子们一起玩,只除了隔壁的柱子还走动的近了些。
上车坐好后海棠喊了她一声,杜鹃也笑着应了。
远松拿起鞭子作势在空中甩了下,&ldo;驾&rdo;一声长唤,驴车就不紧不慢跑动起来。
海棠问道:&ldo;杜鹃姐姐,今儿怎么不见婶子过来呢?&rdo;
杜鹃的脸微红了红,把头凑过来,低声在海棠耳边道:&ldo;我娘身子重了,坐不得驴车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