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佛法修学概要第一讲 > 47 期中座谈六(第2页)

47 期中座谈六(第2页)

当然一心归命,它是一个目标的确认,但是你生命中的过程,只要你应用得当,日常生活当中这叫顺逆皆方便。顺境的刺激会帮助你一心归命;逆境的刺激也会帮助你一心归命。如果你会善用这两种能量的话,那都是一个强大的发电机,水力发电的能量。当然你要不会用,遇到顺境你就说:“哎呀,这个人老是给我快乐把我绑住了。”遇到逆境你就说:“老是刺激我,让我心静不下来念佛。”那你就顺逆都是障碍。所以到底它是对你加分,还是对你障碍,就看你怎么用这两种能量,你往哪里去疏导。这个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修一心归命。

好,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整个净土宗的思想就是在修一心归命。当你佛号提起来,你那一念心跟佛号音声接触的时候,能够做到顺从弥陀的名号的声音,顺从净土的庄严,这就是一心归命。

这个问题先到这里。有没有问题提出来?

当然你必须先有静中修。你如果没有静中修,遇到逆境的时候,你很难把能量做疏导,很难!因为你没有基本功,可能会被你的感受牵着走,就心随境转,就可惜了!这些能量对你来说就浪费掉了。

好,这个问题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我们就过去了。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以后,我们就正式来谈一谈一心归命是净土宗的核心思想,就是顺从本愿,那么它跟大乘止观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师父答疑】理观,简单地讲,就是对道理的观察。佛陀出世以后讲了很多的道理,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大智慧,他把所有的真理做一个归纳,就是把这个道理分成三块:空、假、中三观。

天台智者大师不可思议!其实整个大乘的观法是非常复杂,非常多元化的,他能够用三个简单的东西,把所有的止观——一百部《大藏经》讲的止观全部做一个总结,没有离开空假中三观。当然他空假中三观是观一念心性,观一念心——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他第一个先观空,再观假,再观中。

天台的观空它跟小乘不一样。小乘的空是观外境的变化,它是向外去观六尘的所缘境;大乘的观空一定要知道,你向外观就不是观空了,它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大乘的观空是回光返照,观你心性的本体,你是本来清净。

我再讲一次,你这个方向错,你就完了。大乘的空观它不观外境的,因为你外境观不完。五蕴六入?二处?八界,有一个根本就是以心为本,所以它一开始观空就观: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内心的本体是什么?找到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

我们在三界里面打滚太久,在三界里面攀缘太深,我们基本上忘了我们家是什么样子,因为你在外面流浪太久了,家什么样你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我们要试着回家。

我们为什么会离家越来越远?这个地方有个原因,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相状会产生执取。我们过去生造了很多的业力,有善业有罪业,这个业力在表现的时候,它一定有一个相状: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相状没有错,相状它只是如实地把你过去的业表现出来,它哪有错呢?罪业表现出来,它就给你一个不如意的痛苦相状;善业起现行,给你一个快乐相状。

相状没有错,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不知道缘生缘灭的道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们在相状产生了坚固地执取,糟了!我们的心住在相状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今以后就离家越来越远,因为你的心本来没有相状,结果你住在相状,你就被相状牵着走。

你要能够回家,有一个观念很重要,就是两句话:“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就是你要勘查因缘的生灭相,这个《楞严经》很强调。你没有把因缘的生灭相参透,你就回不了家。

我们来试着回家。“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什么叫“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比方说这是我们的心,一个明了的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一念明了的心;这是我们的境,我们过去的业力现出来的身心世界,整个六尘的境界。那么我们的心跟外境一接触,啪!它创造一个“识”,根尘碰撞,一个相状出来,就是一个了别的分别心——一个识,根尘识,把识给创造出来。

但是这个识——这种分别心、这种妄想,它很快就过去了,它带有相状,但是我们没有让它过去。因为你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创造一个相状,创造一个分别,当这个本来外面的相状消失的时候,你心中的相状没有消失掉,关键在这里,你抓住不放。本来这个相状已经过去了,但是你还没有过去,问题就在这里。外在的相状已经变成你心中的相状,然后你就在心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攀缘它,从此以后,对你来说,你就挥之不去了,是这样子来的。

其实它本来是过去了,它本来就是一个生灭相,结果你搞得变成不是生灭相,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说,我们总会觉得,是哪一个人哪一件事情伤害了你,其实不是。人事的因缘是一个业力的显现,它本来很快就过去了。它会让你一时的痛苦,但是它不可能创造一种长时间的罣碍,不可能!长时间的罣碍是你自己捏造,你自己抓着相状不放的,是你自己不愿意放下你心中的相状,问题在这儿。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离家出走,因为你不想把心中的相状放下,然后就牵动了另外一个业力,这就造成了生命的恶性循环。我们一生当中把自己的心弄得负担很重。我们从小到大,从你小时候开始就有分别心,小时候你的分别心比较薄弱,你都是直觉的反应;但是慢慢长大你的第六意识开始活动以后,你就不断地把外在的相状往里面倒,弄得你压力重重,弄得你心有千千结。

现在我们要考虑,我们是不是该把相状放一放的时候了。就是说,你把那个相状往心中倒,第一个,你的心弄得很被动很痛苦;第二个,你临命终的时候也不自在。所以我们永远会活在过去,就是这样,因为你这个相状是过去的业力变现,它本来是很快过去的,但你又是执着过去的相状,结果你失掉了未来。

你背着相状走,就没有未来可言。你永远活在过去,永远活在过去的回忆。你走不出过去,你就没办法开创未来,你就创造了生命的一种轮回的力量,就是?二因缘里面的“爱”、“取”、“有”。为什么我们所造的业力会变成“有”,会变成一种强大的成熟业力呢?一定是经过了你的爱取。你不执着相状,光是有业力不能变成“有”,不能构成“有”。我们没办法去改变我们所有的生死业力,但是你如果把相状放下,阿弥陀佛就可以救拔你。如果你愿意把心中的相状——好的相状、坏的相状全部彻底放下,就可以把心带回家。

其实我们心中本来就没有相状,你也不需要相状。首先,你要回家,就要先知道,相状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你要把一切的成败得失的相状彻底放下,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本体即空,离相清净”,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不必把相状去掉,它本来就没有,你只要把它放下就好。

很多人修行都不知道什么叫作去掉你心中的相状,还在那个地方“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不要去擦它,你本来就清净。你“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是“何处惹尘埃”,你把它放下就好,你去擦它干什么?你的镜子里面本来就没有灰尘。

空观是一个人很重要的成败关键。因为你不修空观,你假观修得再好,你的水平就不高了,这个人档次不高了,你就很难成就。你几?年来,心中累积这么多的灰尘,你的心根本就没有造业能力了,根本动弹不得了,你被你自己的蜘蛛网都绑得紧紧的,你的心已经根本没有能量了,光是应付人事的成败得失,你就受不了,你哪里还有时间念佛呢?你还怎么忆佛念佛?

诸位!你要想一想,到底是谁绑住了你,是谁障碍了你?你要把这个关键找出来,不要向外面去找。业力显现相状,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是一个生灭相。但是为什么这个生灭相你接触以后,在你心中变成挥之不去呢?就是你有爱取。你的心里面有一种取着的毛病,一种盲点,就是攀缘心。空观的智慧就是在调伏你的攀缘心,不是在消灭相状。你的病治好了,相状自然脱落。因为你的内心生病了,关键在这里。空观是在疗治你心中的攀缘心。

我希望我们大家慢慢知道,当你放下的时候,你会得到更多。就是说,你要试着放得下,你越放得下,你的生命会更开阔。我们现在的思考模式是错误的,我们以为要追求才有安全感,其实错!你自性本来就很多功德,之所以没办法显现,是因为你追求太多,而不是你放下太多。你如果愿意把相状慢慢地放下,你就能发觉生命更开阔,阿弥陀佛的光明对你的照射更强烈。

所以大乘的一心三观里面,空观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先离相,不是叫你把相状拿掉,它本来就没有,你不要拿掉,你只要放下,它就消失了。所以空观是让你放下心中的相状,回到清净的本性。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开始做生命的调伏跟引导。

放下以后,我们还有一些等流习气,所以净土宗它还要观两个:一个观众生法界;一个是观佛法界,佛法界主要是弥陀的法界。观娑婆世界轮回的痛苦而厌离,观净土的功德庄严而欣求。调伏爱取,最后欣求净土,这是假观。

所以整个理观,就是在调整心态。你心态调整好了,一句佛号再提起来,就是一句佛号信愿具足无量光、无量寿。佛陀的话真实不虚,只要你方法操作正确,一句佛号真的是无量光、无量寿。

理观为什么对净土宗这么重要呢?当然你念佛你只是想要求平安,那就另当别论了。你如果是求往生、了生死的话,你就要注意临终的正念这一块,要具足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三个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