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黄帝的征伐之策多出于风后,而风后又精通《握奇经》,那么,眼前这诡异之处十有八九便是风后所施展的《奇门遁甲术》。
《奇门遁甲术》虽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是在两军阵前的最有效运用莫过于《八卦阵》。
提及八卦阵,但凡对军事稍有了解者,甚至即便不了解军事却还看过几部历史演义者,也会或多或少地对八卦阵有所了解。
所谓八卦阵,乃是布阵人在精心选好的地势上圈地为营,以中军为核心,在其周围把全营将士按照八卦方位列成“坎、艮、震、巽、离、坤、兑、乾”等八个部分,因而取名为八卦阵。
阵势外围,同样设置八座阵门,分别依着八卦之理命名为“坎门、艮门、震门、巽门、离门、坤门、兑门和乾门”。
八门在命名之初,与它名字相同的阵型倒也门当户对,可当大阵启动之后,即便无人冲阵,阵门和阵型也并非固定不动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日月时辰的变化,周而复始的持续运转,每日每时也皆不相同。
倘若有人冲阵,阵门和阵型之间的变化就更加复杂,因为阵内的八座大阵中按照阴阳、两仪、四象、五行和天干地支等各种属性又排列出若干不同的小阵。
小阵与大阵之间同气连枝,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为接应,变化无穷,高深莫测。
甚至,为了增大阵势的威力,也可在大小阵势之中因地制宜地埋伏下坑道陷阱、滚木礌石甚至刀山火海、弓弩毒瘴等各种歹毒暗器和道具。
如此排兵布阵,既能从战术上威慑敌人,产生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超强战斗力,也尽可能地庇护本方将士减少伤亡,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但是,尽管八卦阵在两军阵前的确变化多端,威力无穷,可龙中堂却从未听闻过八卦阵拥有眼前这等神鬼莫测之术。
且不说眼前这片无中生有的乱石堆,就说方才他追赶常先最后飞跃之时,他与有熊人距离不过两丈,甚至连对方衣服上的汗渍都看的清清楚楚,说明他们之间定而无疑的并没有任何隔挡之物。可就在他飞跃至半空之际,却冷不丁地冒出一座巨大的石堆!
这种变幻莫测之术,这等移山倒海之力,历代兵书战策中可从来没有阐述过八卦阵中能拥有这等奇效,只是在一些记载奇门遁甲之类的书籍中云山雾罩支离破碎地述说一二。
一想到奇门遁甲,龙中堂却又暗自叫苦,陡觉艰难。他虽然也读过一些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和太玄甲子等奇门遁甲之类的古书古籍。
可是,他那时候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对这些书籍中的描述将信将疑,对其中的阐述叙说,均像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样,管窥蠡测,不求甚解,甚至连略知皮毛也算不上,又何谈破解呢?
焦虑之中,他忽又心中一动,心想:不管眼前的布局是八卦阵还是奇门遁甲,也不管这两种法门的布局形式和催动手段有何不同,可它们终归由八卦衍生而来,纵然形式千变万化,也该万变不离其宗。
也就是说,不管眼前的幻境是奇门遁甲布局,还是八卦阵所致,只要懂得八卦的生死相克之理,只要知道破解八卦阵之法,那么,即便不能完全摧毁此阵,至少也能化险为夷,全身而退。
而且,若说破解八卦阵,龙中堂却还信心十足,感觉良好。
因为,他虽然是无神论者,却对《易经》《六壬》等卜筮数术之类的学说甚感兴趣,甚至还像做游戏似的常在桌面上推演排局,反倒歪打正着地把周易八卦学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尤其他统兵征战以来,又临时抱佛脚地重新研读了几万字的兵书战策,深深感受到兵法战阵在行军打仗中的重要性,便对兵书战策中所阐述的各种阵法逐一深入研究。
当他读到赫赫有名的八卦阵之时,忽然灵机一动,心想:既然熟知八卦,何不潜心揣摩细细推演?以后若有机会排练此阵,既能克敌制胜,也能验证一下八卦阵是否真如世俗传言那般变化莫测,威力无穷,岂不一举两得?
因此,数月以来,他每有闲暇,便以桌面甚至地面为营盘,以草木砂石为双方兵将,依阵法所言,排列阵势,演练攻守,渐渐得心应手,操纵自如。
但是,他在自我推演的良好感觉中并没有意识到,在书桌上推演八卦,是不折不扣的纸上谈兵有名无实,与瞬息万变的惨烈战场相比,绝对截然不同。
所以,当他紧追姜尤,匆匆忙忙地钻进八卦阵,又蓦地陷入到这片诡异石堆之中,猝不及防下,才会懵懂半天,不知所措。
甚至,若非禤平无意中提及风后,他根本想不到这些石堆与兵法阵图有所关联,甚至一直把这片诡异场景疑为妖法神术,又如何会想到八卦阵呢?
想到这里,他虽然暗自惭愧,却也因为觅得一丝生机而暗呼侥幸,很快镇定下来,更加谨慎地审视着周围的环境,心想:若要死里求生,先找出生门所在才是紧要之事。
所谓生门,顾名思义,便是求生之门。而在八卦阵中,却不过是八个门户之一而已。
众所周知,八卦阵是由八卦图衍生而来,其阵势排列与八卦方位一样,分为“坎、艮、震、巽、离、坤、兑、乾”等八部阵列,并在这八部对应处的营寨外围开启八道阵门,分别命名为“坎、艮、震、巽、离、坤、兑、乾”等八门。
这八个阵门,并非与寻常宅院的大门一样仅仅用于进出往来,而是如同阎王爷身边的生死判官一样,各有职责所在,分管生死吉凶。
也就是说,对闯阵之人来说,进入吉门,便可能有惊无险的安然脱身,反之,若进入凶门,则凶多吉少,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