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14世纪的中国朝代 > 第130章(第1页)

第130章(第1页)

因此,替严嵩一辩,真实意图根本不是为他洗污,而是要将长久地障在历史和人们眼前的那片阴翳驱开‐‐‐休教一个所谓的&ldo;奸臣&rdo;,掩盖了嘉靖之恶!冤有头债有主,朱厚熜才是腐败政治、所有的不道德和沈杨之类冤案错案的真正被告。

中国历史观中的&ldo;奸臣论&rdo;,是一种非常要不得的传统,是一块君主专制的布。它隐含着这种逻辑:功德皆归于君主,而一切的败坏、损失和危机,则统统要扔给一二&ldo;奸臣&rdo;,由他们去担受骂名。隆庆皇帝一上台,&ldo;议恤议谥&rdo;,用空头表彰和追赠官职,轻而易举抹去他老子当年对沈炼、杨继盛的一手,只剩下那个严嵩,可怜地,孤零零地,数百年来伫立在千万人的唾液之中。改朝换代之后,&ldo;非我族类,其心必异&rdo;,从顺治到乾隆,与隆庆皇帝息息相通,巩固和加重着严嵩的罪名,让他们的&ldo;前辈&rdo;嘉靖皇帝继续逃脱干系。

至于沈炼、杨继盛,虽然对他们不应有超越其时代的苛求,却也不得不指出,他们那样激烈地指责严嵩,客观上对嘉靖实有开脱的作用,是另一种&ldo;逢君之恶&rdo;。说实话,&ldo;只反贪官,不反皇帝&rdo;这种行为历来副作用极大,对历史真相的掩盖非常严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疑点,即由此而生。

离今天不太远,就有李鸿章这样一个例子。李背负着近代史头号&ldo;卖国贼&rdo;的骂名几近百年,直到近一二十年人们才意识到有重新研究的必要。李合肥有此境遇,当初言路上一班只忠于清室和皇权、不忠于时代和真理的所谓&ldo;清流&rdo;们,难辞其咎。当李鸿章左支右绌、补苴罅漏之际,这些人只会唱高调,用空洞的口号抬高自己,通过损毁实干者,来掩护将天下窃为一己之私、拒绝站到国家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实行改革的满清统治者‐‐‐示弱讨好洋人的是李鸿章,丧权辱国的是李鸿章,似乎将李鸿章从地球上抹去,中国的危机霎时便可迎刃而解。这些所谓的&ldo;爱国者&rdo;,其实是说着漂亮废话的误国者。

嘉靖:万岁,陛下嘉靖:万岁,陛下(33)

当然,严嵩和李鸿章不同。对李鸿章,有个重新评价的问题;对严嵩,则无此必要。但有一点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亦即,不将严嵩之为&ldo;奸臣&rdo;的真相揭露出来,就是放跑和掩护真正的罪魁祸首。

严嵩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严嵩,一大半&ldo;功劳&rdo;要归于嘉靖。

严嵩其人究竟是什么样?他是原来就坏,还是慢慢变坏的?在明清官方一致坚持他为&ldo;权奸&rdo;的舆论之下,找到很多与此不同的描述不太可能了,但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罪惟录》载有一句崇祯末年大学士黄景昉的评论:&ldo;严嵩雅善诗文,收罗知名士,间能抑情沽誉,有可怜恕者。&rdo;此话虽然首先把屁股坐在官方立场上,把严嵩的动机说成&ldo;沽誉&rdo;,但没有掩盖严嵩尊重人才这一事实。

偶也有人,涉及严嵩时有什么说什么,而不藏头露尾。天启年间大学士朱国桢指出:&ldo;分宜大宗伯【礼部尚书】以前极有声【声誉】,不但诗文之佳,其品格亦自铮铮。钤山隐居九年,谁人做得?大司成【国子监祭酒,即国立大学校长】分馔,士子至今称之。&rdo;{74}不单说他口碑不错,还说他确实品格正派(并非别人受蒙蔽),以致可以用&ldo;铮铮&rdo;形容。

这个朱国桢,原来也极憎恶严嵩:&ldo;分宜之恶,谭【谈】者以为古今罕俪&rdo;,但他去了江西之后,却感到大惑不解,因为在严嵩老家,当地人一直对他抱有好感,几十年过去了&ldo;江右【江西】人尚有余思,袁【袁州,分宜县隶属袁州府】人尤甚。余过袁,问而亲得之,可见舆论乡评亦自有不同处&rdo;。{75}

严嵩在故乡的好名声,朱国桢是&ldo;问而亲得之&rdo;。略早,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也记载了同样的事实:&ldo;严分宜作相,受世大诟,而为德于乡甚厚。其夫人欧阳氏,尤好施予,至今袁人犹诵说之。&rdo;{76}

这些残存的消息,隐约透露出严嵩做人有个变化过程‐‐‐即便是&ldo;奸臣&rdo;,也是从比较正派慢慢走向邪恶的。朱国桢认为,这变化的分界线,发生在严嵩任礼部尚书(大宗伯)前后。我们可以做一番查证,有无线索支持他这看法。

严嵩在弘治十八年登进士榜,然后做了庶吉士、编修等小官,不久因病去职,返乡,在钤山潜心读书,一读就是十年。正德十一年,他结束读书生活,重返政坛。他的学问和文才很好,可能因这缘故,一直在官方学术或教育机构工作,包括嘉靖元年升为南京翰林院侍讲以及该院负责人,嘉靖四年被召到北京任国子监祭酒(国立大学校长)。截至此时,严嵩的履历很清白,没有任何负面议论。{77}沈德符所谓&ldo;为德于乡甚厚&rdo;,可以代表这段时期他的公众形象。

他仕途的重大改变,发生于嘉靖七年。是年,嘉靖皇帝提拔他为礼部右侍郎。这似乎是正常升迁,连攻击他的人,也不曾就这次升迁说过对他不利的话。不过,正是这正常的升迁,也许成就了他,也许毁掉了他。第一,他进入了高级官员的行列,离皇帝越来越近,以前不会碰到的事,现在要经常碰到,以前可以不打的交道,现在不得不打,有句话叫做&ldo;人在江湖,身不由己&rdo;,嘉靖是怎样一个人,离他近了会怎样、应当怎样,可想而知。第二,严嵩这个&ldo;右侍郎&rdo;,不是工部、刑部,偏偏是礼部,前面早已讲过,嘉靖的威权是由主抓意识形态而来,六部之中,他一直特别重视相当于宣传主管部门的礼部,他所重用的好几个人,席书、夏言,都是从礼部起家,现在,严嵩也被安排到礼部,这个官怎么当或能怎么当,不言而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