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看见一着青衣长袍的鹤发童颜的老者,正闭目端坐在蒲团上,面前放着一小几,小几上放着茶水和两份手抄心经。
陆芸卿,唐满儿互相用眼神交流起来:他好像睡着了。
唐满儿轻轻向前走了一步,低声说道:“您好,老先生。”
白正坤闻言嘴角微微上扬,缓缓睁开假寐的双眼。
当看到姑嫂二人正小心仔细地站在他面前,摸着自己的胡须,微笑着说道:“这心经可是你们两个小丫头写的?”
“是的,老先生。”
姑嫂二人异口同声回应着。
白正坤闻言从蒲团上站起身,走到二人面前:“不错,小小年纪竟写的一手好字。”
白正坤对着唐满儿说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唐满儿见面前的人都比自己爷爷都要大,很礼貌的说道:“回老先生,我叫唐满儿,她是我的嫂子陆芸卿。”
“你们都是来抄书赚钱花的吗?”
“是我嫂子想要抄书赚些银子花。”
白正坤闻言看了看陆芸卿,说道:“我这要抄的书很多的,你一个人抄得过来吗?”
陆芸卿闻言说道:“不知道老先生要抄哪些书?”
“你们跟我过来吧。”
姑嫂二人便跟着白正坤,来到一排书架前。
“就是这些。”
陆芸卿走上前,看了看,都是入学的四书五经,还有些书正是科举要用到的藏书。
“老先生,我可以翻来看看吗?”
“姑娘,你随意。”
陆芸卿得到允许,便翻看了起来。
这不翻不看不要紧,这一翻看里面几乎都是前朝大儒的手记。
一个句子居然有多种注解。
陆芸卿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要是唐哥哥病好了,看书架上这些被前朝大儒注解过的书,那简直能轻松中举!
想到这里陆芸卿开口说道:“请问老先生,这抄书你有什么要求?”
白正坤闻言摸着自己的胡须,和蔼可亲的说道:“当然是要一字不错的抄下来,不能出现错误,字体要美观。”
“老先生,这没问题。”
“老先生您要抄几本出来,多久要拿到抄录的书?”
白正坤:“这书架上的都抄录一遍就可以,抄一本书,我给你十两银子,赶在秋季入学前抄完就可以了。”
陆芸卿闻言,觉得这差不多给了她两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