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甚至出现了这种局面:每当宰相有事要请皇帝盖印颁行时,李旦只问宰相:&ldo;跟太平商量过没有?&rdo;如果商量过了,就再问一句:&ldo;跟三郎(太子李隆基)商量过没有?&rdo;如果也商量过了,李旦连看都不看,便取出御玺,一盖了事。
太平公主的权势薰天,朝中官员,如果不在她的门下走动,官儿升不了还是小事,已有的职务做不做得长都要成问题。于是,大小官员都想方设法地想要和太平公主拉近乎。别的不说,单是当时唐王朝的正副宰相七人,就有五人出自太平公主的门下。凡事没有经过太平的应允,没有人敢于实施。假如她因为某些原因不能上朝的话,宰相们就拿着文书赶到她的公主府里去请教。
渐渐地,朝廷里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两股势力便互不相容了。
当初,为了铲除韦家班,太平公主在侄儿中间选中了最为果断的李隆基,但是当李隆基因为这桩大功劳而被李旦立为太子,而不是个性温和的李成器时,太平公主却十分震惊,她知道这个有胆有谋的侄儿,迟早要有和自己不相容的一天。
果然,李隆基成为太子后,朝中大臣们渐渐向他依附而去,太子党有了与公主党相抗衡的意识。
不能容忍这种情形的太平想要哥哥更换皇储,但是李隆基的亲信大臣们都强烈抵制,甚至要求李旦放逐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怒不可遏,跑到太子府里,当面斥骂了李隆基一顿,指责他过河拆桥,不知感恩。李隆基只好陪罪道歉,并将自己的亲信姚崇、宋景贬谪。
为了摆脱令自己烦扰不堪的国政,从家、政不分的状况中脱身,李旦不久就决定将帝位提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这个决定自然更让太平公主难以接受。但是这一次,不管她怎么捣腾,李隆基还是提前当上了皇帝。
太平公主受不了李隆基过于英明的表现,决定废了这个侄儿皇帝,还策划让宫女元氏在李隆基的补品里下毒。
当初与李隆基共同起兵的薛崇简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深感不安,力劝她放弃谋反的计划。太平公主见儿子不听话,怒火中烧,常常打骂他。
但是太平公主的起兵计划,却因丈夫武攸暨逝世而耽搁了下来。
事情就此发生转变。
公元713年,得到消息的李隆基突然出兵,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及家人。太平公主逃入南山,躲藏了三天,请求侄儿放自己一条生路。太上皇李旦也为妹妹向儿子求情。
但是李隆基不为所动,将太平公主赐死在公主府里。她的儿子们只有薛崇简一家被饶过。
这一年,太平公主大约五十出头。
相比之下,忍不住让人反而要羡慕起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来了。当初她们虽然下嫁低等禁军,却总算苦尽甘来。
义阳公主下嫁权毅,早死,没有经历后来的风云变幻。
宣城公主后封高安公主,下嫁王勖。王勖颇有才干,一直官至颖州刺史。天授年间,王勖与薛绍一样,因为触怒武则天而被杀。宣城公主虽然失去了丈夫,却平平静静地一直生活了下来。李显再次即帝位后,晋封姐姐为长公主,享邑千户,并赐居公主府,并设立自己的官员僚属。李旦即位后,再次给姐姐增加了一千户的封邑。
宣城公主一直平静地生活到开元盛世之时,年过七十方才去世。玄宗为最后一位姑母的丧礼十分尽心,登上晖政门举哀哭泣,并派遣大鸿胪代表自己持节前去追悼,京兆尹摄鸿胪主持丧仪。
义阳和宣城公主虽然没有享受过太平公主那样的顶极权势,却能够寿终正寝,得以善终,这恐怕才是帝王之家最重要的福气吧。
死后哀荣至盛的公主:永泰公主(1)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ldo;陵&rdo;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
她只活了十七年。
她就是永泰公主。
至盛的哀荣与早逝的生命,都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个少女不幸的人生。
永泰公主,其实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只是永泰郡主。她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名叫李仙蕙,字秾辉。
十五岁的时候,永泰郡主嫁给了年纪大约在二十上下的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妇。
武延基的父亲武承嗣虽然与李氏家族有过节,但是武延基与永泰郡主却情好甚笃。因为小妻子的关系,他与李显的世子邵王李重润也很友爱,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饮酒谈心。
其时,正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朝政的时候。二张在朝中胡作非为,对李、武二家也毫不客气。李武二氏皇族,为了平安活命,甚至为二张牵马执鞭。
李重润与武延基对二张的嚣张十分不满,聊天时,便常有忿忿不平的话语。
本来,在自己的家里发几句牢骚,实属平常的事,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这么私人的谈话,居然也被二张的耳目打听到了。
其实,背地里抱怨二张的武李皇族应该极多,但是李重润和武延基作为最小的两家成员,不幸成了二张认为最合适下手的对象。
张氏兄弟将李重润与武延基的议论加油添醋,报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一听,两个内孙外孙,居然对自己视同心肝宝贝的张氏兄弟如此诽谤,立即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