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在屋檐上发呆。
下面朱见深毫无架子的坐在台阶上,听着汪直汇报。
自从文官变得温顺,别说坐台阶上了,就算是盘腿坐到地上,也没有任何言官进谏礼制云云。
多少释放了些天性,浑身上下轻松不少,文官不再时刻盯着他,反而整日担忧脑袋会不会搬家。
毕竟堡宗他不跟你讲理啊,孩子不讲理,孩子还有武力,这落谁身上谁不头疼啊。
朱见深轻声道:“继续讲。”
汪直低着头恭敬禀报道:“陛下,卑职无能,下西洋的文献确实毫无踪迹可寻,不过卑职在审问杨家之时,杨泰亲口说过江南有私下西洋,开展贸易的商队。”
自宣德皇帝在宣德九年六月份,下诏让太监王景弘的船队开往旧港,也就是印尼苏门答腊,在永乐宣德年间那是明朝的领土。
第二年宣德十年正月,王景弘的船队正在等待下西洋的旨意,宣宗暴毙了。
明太祖、太宗、仁宗实录皇帝驾崩前都比较详细,唯独宣宗实录对于宣宗之死特别模糊。
朱祁镇继位时七岁,宣宗实录是杨士奇动笔写的。
那宣德九年十月宣宗还在巡边,正月就暴毙了,就两个月时间,你就是让杨士奇编,他都编不出来合理的理由啊。
说宣德帝巡边染病病死的,啥病都没交代清楚,那症状写的,让现代医学界都懵了,学名都估摸不出来啊。
宣宗一个皇帝,还是个马上皇帝,身强体壮不说,医疗条件还是最顶级的,中医在这个时代绝对强的没话说,都能做开颅手术你敢信!
你们体弱多病的文官没染病,皇帝太监近侍没染病,一群大头兵扎堆的军营没染病,
就唯独皇帝一个威武雄壮的壮年人得病,还在医疗、待遇最顶级的情况下病死了……
杨士奇在宣宗遗诏里特意加了一句,国家重事必禀皇太后、皇后行之,这下孙太后连垂帘听政都省了。
张太皇太后的两位兄弟,大明最顶级的外戚,方才封了两个伯爷。
那孙太后直接给老爹孙忠封了会昌侯,一点军功没有,关键还世袭,堡宗大舅就世袭的会昌侯。
而接下来杨士奇撤了衙门中对文官有约束的检校,接着停了松花江的造船厂,负责造船的太监和都指挥使直接被流放。
最后他们撤了浙江定海,沈家门长江出海口的水军,还放弃了旧港宣慰司,让大明版图少了一块,
只是为了文官、江南士绅们走私下西洋扫清障碍,而割让了一块我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美丽领土。
简直罪无可恕!
至此,下西洋的所有文献便已了无踪迹,成化年间汪直都把杨家那点腌臜事给翻出来了,愣是没找到半点下西洋的资料。
往后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到最后崇祯根本就没有下西洋的影子,大明争夺海权,制霸全球的一丝希望被文官们牢牢掐死。
否则若是自宪宗往后再出三代明君,哪还有什么外语,通通都叫方言,倭岛都算得上首都五环内。
“这件事先放一放,朕来想办法,朕已下旨重启松花江造船厂,擢你兼都指挥使,你准备船队就是了。”朱见深轻声说道。
他是没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可太宗皇帝有啊,仁宗皇帝也有,爷爷宣宗皇帝还正在航行中呢。
别说下西洋的资料了,就是郑和都能给你整过来。
“卑职遵旨!”
汪直领命退下,雷厉风行率诸位厂卫直奔松花江造船厂督促。
“见深小子,银子给你放哪啊。”朱元璋得意洋洋的笑声传来,龙行虎步走入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