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土城为象征,由是织田信长的时代也被称为&ldo;安土时代&rdo;。(右图为1992年在西班牙世界博览会上的日本国参展作品:安土城天主阁最高两层1:1复原模型。)
鏖战本愿寺和毛利家:第一次木津川海战
1576年4月,意气风发的织田军再次踏上讨伐石山本愿寺的征途。(算命的说信长乃是劳碌命。)
4月14日,织田军大将荒木村重,明智光秀,细川藤孝,塙直政(原田直政)率领先锋部队三面包围了本愿寺。5月3日,塙直政率部将三好康长等攻打本愿寺附近的支城三津寺,不料遭到本愿寺以优势兵力伏击。织田军大溃,塙直政也死于乱军之中。本愿寺军更趁胜包围了织田军的据点,明智光秀驻守的天王寺。
织田信长闻讯大怒,立刻从京都动身,亲自到本愿寺前线督战。5月7日,信长将己军3千人马分成三队,向包围天王寺的1万5千本愿寺军发起进攻。第一队主将为佐久间信盛,松永久秀,细川藤孝等,第二队以泷川一益,丹羽长秀,羽柴秀吉,稻叶一铁等为首,信长亲率亲兵指挥第三队。顶着如骤雨般落下的铁炮子弹,织田军内外夹击,成功地击溃了本愿寺军。败军仓惶退向本愿寺主城,沿途还被织田军一路追杀,2千7百多人战死。(兵不在多,而在于用兵之人。)
织田军再次包围石山本愿寺。由于本愿寺位于木津川岸边,所以信长除了在岸上吩咐佐久间信盛等驻防陆上要冲外,更派300艘战船封锁了木津川入海口,意图把本愿寺活活困死。一切布置妥当后,信长于6月5日返回安土城。
眼见本愿寺迟早要被攻陷,心急如焚的住持显如和尚慌忙遣使求救于毛利家。接到救援请求的毛利辉元急忙和叔父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商量对策。两位叔父都认为织田家的扩张迟早要威胁到毛利家,况且,织田家还庇护毛利家的死敌尼子家,双方就一定会兵戎相见。既然&ldo;将军&rdo;足利义昭正在号召群雄讨伐织田信长,那这次对付织田家就名正言顺了。如果有幸打倒了织田家,毛利家就可以拥戴足利义昭进京,恢复室町幕府,进而达成天下统一,实现毛利元就的遗愿。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荣光呢?还犹豫什么?毛利家于是决定出兵。
7月15日,毛利水军600艘战船开到木津川口。毛利家和织田家的首次对决:第一次木津川海战爆发。
毛利家出动的是在严岛之战中居功甚伟的村上武吉水军。此军极擅长火攻,在严岛曾在一夜之间以火矢和焙烙玉烧光了陶晴贤500艘战船。果然,双方甫一接触,毛利军的火矢和焙烙玉就象雨点般砸向织田水军,顷刻,海面上烈焰冲天,浓烟滚滚,大半织田水军战船化成一团火球,沉入海底。第一次木津川海战以织田家惨败告终。
包围圈从水上被撕裂,毛利家的援军和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本愿寺。岸上的织田军只能瞪着眼睛干着急。本愿寺终于转危为安。
第一次木津川海战的胜利大大激励了反织田势力的士气。足利义昭喜不自胜,大大褒奖了毛利辉元。武田胜赖上杉谦信和毛利辉元都驰书报捷,相互庆贺。上杉谦信更觉得不该让毛利家专美,该是自己一显身手的时候了。织田信长听闻上杉谦信也准备出兵后,苦恼得几天茶饭不思。(织田家真是祸不单行啊!)
蛟龙出渊!手取川之战
1573年武田信玄病死,上杉谦信就失去了争霸信浓的兴趣,转而进兵西方的越中,加贺,能登等藩国。据说谦信不愿趁信玄新丧而取信浓,落个欺负孤儿寡妇的恶名。(此人若不是极会打仗,那根本和宋襄公没什么区别,迂腐得紧。还有传说谦信不愿甲斐和信浓的百姓受苦,于是下令向极度缺盐的这两个藩国输送盐巴,解了信玄燃眉之急。否则,任凭武田军&ldo;风林火山&rdo;叫得再响,也是一帮缺盐缺到连枪都扛不动的农民,遑论打仗!谦信此举何异通敌?)
室町幕府虽已灭亡,上杉谦信还是继续奉足利义昭为&ldo;将军&rdo;,听其调遣。与武田胜赖言和后,谦信就开始准备着手&ldo;上洛&rdo;了。上杉军首先要对付的路障,就是统领能登藩国的大名,已经投靠织田家的畠山氏。
早在1576年,第一次木津川海战前一年,上杉谦信已经联合越中藩国的神保氏,攻打畠山氏的七尾城。畠山家权臣长续连据城死守。七尾城墙高河深,是北陆地方首屈一指的坚固堡垒。上杉军力攻竟然不能动其分毫。无奈上杉谦信只得暂时退兵。
1577年7月,受第一次木津川海战大胜消息的激励,上杉谦信再度出兵2万,杀向能登。而长续连也故技重施,继续坚壁清野,固守七尾城,等谦信来攻。可是用兵如神的谦信还会那么蠢,继续做攻坚的傻事吗?上杉军到了七尾城,果然只围而不攻。怎么回事呢?原来上一年谦信就注意到七尾城污水排放系统不够完善,一旦有大量人口涌入排放系统就会不胜负荷。谦信算好这次上杉军一杀到,周遭大量的平民将为避战乱而逃入七尾城,从而大大增加原本早已脆弱的下水道系统的负荷。果然不出所料,围城不久,城内就因下水道堵塞而臭气熏天,更闹起瘟疫来!(此乃日本最早有记录的豆腐渣工程)城内百姓叫苦连天,(大概都在后悔入城了)更不幸的是年仅5岁的畠山家家督,畠山春王丸,竟然染上疫病夭折了。七尾城上下人心惶惶,无计可施的长续连只得急忙把三子长连龙偷偷送出城,向在安土城的织田信长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