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嬴政闻言,只认真听着,并不评价赵匡胤到底是怎样的人。
他这一生见过的人实在不少,对于人性的考验更是清楚无比,尤其是在经历过李斯和赵高的背叛、胡亥自灭满门以后,嬴政对人类物种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所以无论面对何种奇葩,嬴政自认还是很熟悉的。
所以,比起这个,他果然还是更加关心在天幕提到的众多人中,他最希望谁能成为他儿子。
这个话题乍一听很荒谬,但这确实是嬴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倒是不是真觉得这些人能真成为他儿子,只是觉得借着这些皇帝,把自己那些儿子女儿的性格规整规整,看看有哪些相似的,看看能不能朝着那方面培养一下。
当然,这也让嬴政对昏君也格外关注,他对自己儿女乃至于孙辈的关心很少,他得看看现在哪些小兔崽子已经养成了昏君浑然天成的性格,看看能不能掰正,能掰就掰,不能掰的话,趁早滚出储君的行列。
当然,出于一定的考量,嬴政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宣之于口,若是说了,人心浮动不说,那些不孝子们估计一个个的都会装起来,观察起来更麻烦。
而对于赵匡胤这种性格的,嬴政也是接受良好的,毕竟连有个胡亥那样昏庸的儿子都知道了,赵匡胤这种最多不忠君,但却是明君的存在,嬴政也是接受良好的。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大秦能够建立起来,乃至于一统六国,可不是因为忠君爱国。
改“公”称“王”惠文王:没错,是这样的。
灭亡东周昭襄王:人还是要懂得变通。
……
[陈桥兵变是一场特殊的兵变,因为说实在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兵变到底是怎么个变法的,但陈桥兵变意外得到了很多关注。
而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陈桥兵变紧接着的,便是那句黄袍加身。
是的,黄袍加身和黄袍加身的经过,以及宋朝对武将的打压,才是重点。
当然,其中过程真的很精彩,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接着往下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要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在不辨真假的情况下,就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赵匡胤的动作很快,次日,也就是正月初二日,就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在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
就在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将士的兵闻言,纷纷变了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如此,到次日,也就是正月初三日赵光义和赵普见时机成熟,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
给大家挑重点,时机成熟、事先准备好、假装睡醒刚醒、黄袍加身。
总而言之,其中经过全是剧本,但这件事无疑十分成功,因为赵匡胤就在如此情况之下,成功被拥立他为帝。
都说是剧本了,赵匡胤自然也要稍微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表示一下自己是被迫的,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拥立者们也一齐表示“惟命是听”。
于是,赵匡胤不装了,就当众宣布,咳,主要是布置一下作战计划:“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赵匡胤于是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当然,进城也很顺利,他们都安排到这儿了,怎么可能让自己在进城这件事上被卡住。
如此,后周变北宋,开封变北宋都城,改元“建隆”。]
——
这里说下题外话,作者的话不能分段有点麻烦,我就在这说了,不算作者的话剧情4000绝对足够。
那个灭东周的是秦昭襄王赢稷那个,不是我打错了,而是就是这么回事儿。
我也是最近才发现的,主要是我最近仔细看了一下秦昭襄王和秦庄襄王的百度百科,然后很神奇的发现,他们两个的成就里面都有灭东周,欻的一下,我好奇心一下子就起来了。
一国不能被灭两次,除非像是政哥灭赵国那样,有皇室在别处建国了。
出于好奇心,我又仔细查了一下,确定了赢稷灭东周的时候,就宣布了东周灭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然后,事实的真相是,我们理解的西周东周是周天子的那个,其实没错。
但老祖宗比我们会玩,他们在西周灭亡的时候,也就是春秋战国战国时期那会儿,又弄出个诸侯国版的西周东周。
换句话说,这两人灭的不是一个东周。
我懵了,我懂了,但不确定我理解的是不是100%正确,等我再查查资料吧,拜拜,这次真晚安了。
二更达成。
喜欢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请大家收藏:()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