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不信东风唤不回上一句 > 第423章 就事论事(第1页)

第423章 就事论事(第1页)

姜云逸嘴里的大事,肯定是石破天惊的,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诸位不要这么紧张,不涉及谁的具体利益,但于社稷十分重要。”

听到姜云逸解释,众人不仅没放松,反倒愈发蹙眉。

哪有天下大事却不涉及具体利益的?

姜云逸娓娓道来:“是这样的,关于世祖变更庙号和先帝庙号之事,舆论界虽大致拥护,但总有些无病呻吟之徒逮谁喷谁,以此邀名。

世祖与先帝的庙号是合情、合理、合法、合乎逻辑、合乎历史功绩的,但朝廷需要及时予以阐明,以正视听。”

众人皆是没好气地瞪了姜云逸一眼,这些事还不是他挑起来的?

见众人这副吃了苍蝇屎一样的表情,姜云逸宽慰道:

“先帝庙号不仅倚仗三十年功业,也倚仗后世功业。只要我等勤勉些,多为天下办成百八十件大事,神武之名名副其实。”

这不安慰还好,一安慰,众人就气不打一处来,什么叫“只要我等勤勉些,多为天下办成百八十件大事”?

人能说出这种话么?

姜云逸从面前的桌案上拿起一摞纸,分发给四位相国和解文杰,道:

“诸位且看,这是我起草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当以朝廷决议的方式进行系统阐发后,公告天下。

世祖复周以来的历史问题,都以这份决议为基准。民间舆论我们管不着,但朝廷官员、有志科举的读书人,不可公然违背朝廷决议。”

众人低头仔细阅读麻纸上的提纲,只看名字就叫人眼皮狂跳。

《关于世祖复周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姜云逸只列举了提纲,但思路一目了然,要干什么讲得清清楚楚。

赵广义沉声问道:“你有把握驱使翰林院么?”

这种历史评价问题,肯定要夫子们背书才有说服力。

姜云逸道:“世祖、哀帝、先帝要详写,其他可以略写。”

把本朝三位最强帝王拎出来当主线,读书人那里的阻力会小一些。

“太岳那里,自然是我去说服。”

你们不要管夫子们同不同意,就说你们同不同意吧?

宋九龄冷笑道:“不同意是不是就是对抗朝廷?”

宋相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本质,众人心有戚戚焉。

姜云逸呵呵一笑:“首相本就代表朝廷,哪有自己对抗自己的?”

宋九龄没拆穿他的敷衍,轻哼一声,转而道:“鸿胪寺人事如何安排?”

姜云逸道:“通事院、西洋司、主簿三司主事人选留给新任大鸿胪,剩下的,诸位看着推举如何?”

听到他这个方案,众人稍稍愕然。

宋九龄皱眉问道:“昨日你看了一整日鸿胪寺官员简历,所为何来?”

姜云逸淡然道:“了解一下基本情况而已。”

宋九龄神色不善地问道:“你不会又要搞什么声东击西吧?”

“这次真没有。”

赵广义追问道:“你不会是放大抓小吧?”

几位相国举荐的肯定是主要官员,但对中下层才不会管那么细。

姜云逸可以叫卫无缺在编制新人事时动很多手脚。

严东吴也忍不住附和道:“你作恶多端,宋赵二相不放心也是人之常情。”

解文杰埋着头,强忍着笑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