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相和,地方幸甚。
……
夜已深,柳太守正在给身处汴梁官场的同仁写信,发牢骚的同时,顺便交流一下为政心得。
柳太守单名一个正字,柳正柳正,一身正气。
张清敲门而入,柳太守当即停笔。张将军深夜来访,怕不是城中有了盗匪?
“柳公,梁山打过来了!”
柳太守一个激灵,手中的毛笔掉到了地上。
梁山周围府县的官员,最不想听见的就是这句话。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不一样的话,同样的道理。
总之,麻烦大了!
柳太守读完梁山下的战书,当场就气得拍桌子,摔茶杯,张嘴骂人。
“无耻梁山,猖狂至极!”
张清劝道:“柳公息怒,这梁山虽然气势汹汹,但也没有把话说死,事情还有转圜余地。我看不如扔给他们几千石陈粮,息事宁人便罢。”
实际上,其他府县碰见梁山借粮,大多数就是这么办的,粮食旧一点无所谓,能吃就行。
梁山自诩义军,还是要脸的,收了粮食,拿人嘴短,也就不好意思再杀人了。
“断无可能!本官要与这帮贼匪对抗到底!方今天下,上有奸臣,下有巨寇,我辈忠义之士,自当为国除害,岂能与那贼人同流合污?”
柳太守什么都好,就是口气太大,有些话说说而已,岂能当真?
无论奸臣还是巨寇,都是大宋地界上最难相与的人物,都要用刀才砍的死,用火才烧得尽,光靠喷是没有用的。
发泄一番之后,柳太守恢复几分理智,对张清道:“张将军,你武艺高强,咱们东昌府城高粮足,且抵御那梁山几日,时候一长,贼人强攻不下,自会撤退。”
张清心想,梁山上共有两万武装力量,兵强马壮,此番下山一半,恐怕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一定要有个结果才肯罢休。
“太守所言极是,就怕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梁山退兵后,要是这班鸟人回去之后想出某些下作手段,日后暗算我等,反为不美。不如打过几阵,双方坐下来谈判一个借粮数额,不要撕破脸皮,方为上策。”
柳太守叹一口气,在地方上干了这么多年,少年意气虽然还存着一点,但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真正办起事儿来,还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不能再像年轻时候,仅凭一腔正气胡闹,那样是不成的。
“还是张将军老成谋事,那就辛苦将军了;将军在前面整顿兵马,本官这就去准备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