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囚室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这辉煌宫城原本就是升平的故土,外来者如何抵得过她生于此长于此的自若从容?她们都是外来的侵略者,即便占领了大隋宫阙所有的宝物也无法抢夺她固有的太子妃威仪。

升平目光与李世民相接,瞬时避开,脚下步履越发沉稳,眼前有些昏花迫使她毫不犹豫的抓住面前伸来的修长手掌,似就此借力般登上与李世民平齐台阶。

两人刹那错身而过,升平身上熟悉的清香入得心肺,李世民的视线不自然的转向远处。

升平深深吸口气,向前躬身施礼:“臣妾杨鸾觐见太子殿下。”

“太子妃殿下请起。”醇厚的嗓音传入耳中,升平的手指也被太子反手抓在掌心。

升平抬眼与李建成对视。身高伟岸的他深眉长鬓,容貌肖似李世民,又不似李世民。眉眼较李世民更为秀气,也更为阴柔。

李建成掠夺的视线在升平的绝世容颜上来回横扫,嘴角含着颇为满意的微笑。升平微微仰起头,对视他肆无忌惮的打量。

再躲不开命运如此,她必须要昂首前行才能学会坚强。

杨广,永远是她心底翻不过的痛。

故国,永远是她心底所属的家园。

今日,她虽与仇人携手并肩一同眺望新建江山的壮美,来日,她必然会毫不留情亲手结束大唐命脉。

只等朝夕。

殿前文武臣官山呼万岁,原来新君已经将玉阶上所有人眼底的暗流瞧了去,他陡然从宝座上站起望着储君建成及升平,意气风发的端起在紫金镶翠的祷文诏书。

太子见状跪伏,升平在李建成身后随之,李世民则与他们二人在台阶另一端对跪。

大唐旗帜在昔日大隋宫阙殿前猎猎飘扬,李渊祷告天下的祷文有数十名司礼官吏一一传诵,使得皇宫内苑每一处都能听见新朝天子怜苍生之多艰,扛起天降大任迫不得已起兵勤王的经过。

升平双眼目视前方的玉石台阶,那缕暗暗灰白花纹,如同遮掩宫倾真相的谎言般越来越清晰。

祷文结束语是恭祝镇国太子妃与太子不日即将完婚,新朝与旧国的结合为满目疮痍的万里江山带来无限喜气。

身后再次响起三呼万岁的声响,四边守卫高举仪仗,雀跃之声几乎能震动百年宫殿,传入九霄云外。

鼓乐齐鸣,钟磬长响,庆祝礼成。升平微微抬眼眺望天下欢呼人群,恍然如梦。

隐忍多日的泪水猝不防滴落在面前长阶上,迅速隐入fèng隙再不见水意踪影。

升平抿紧双唇没有随任何人呼喊万岁,只是静静的俯在太子李建成身后,垂下头,犹如真的臣服。

唯独对面的同样跪拜的李世民清楚看见,她眼底的酸楚和绝决。

隋大业四年4五月,高祖登基,改国号为唐,年号武德,定都长安,废郡置州,统辖北部。晋长子建成为太子,隋镇国太子妃杨氏为太子妃。次子世民为秦王,四子元吉为齐王,追封早夭三子玄霸为卫怀王。5

1长安城:隋朝原名大兴城,唐更为现名。

2两仪殿:划分内外宫殿的标志物,多以皇帝上朝起居为主。

3甘露殿,内宫殿,用以妃嫔承幸皇帝,后改为皇后宫殿。

4武德元年实为大业十四年,为切合小说构架改变年代。

5玄霸,李渊三子,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同父同母。年幼时聪慧,十六岁病逝。武德元年被追封卫怀王,葬于芷阳。后因避讳清朝康熙帝玄烨名改为李元霸。《隋唐演义》中他擅使双锤,因从小怕雷声,遇雷阵雨惊怒之下将双锤扔向空中,落下后将自己砸死。

静夜不眠为谁妆

李渊召集全国能工巧匠为东宫大婚进行修缮,此处是他登基后唯一残留南饰的宫殿,只求升平能随时在此处重温故国风情。

因为李渊保留大隋宫殿饰物也有谏官上疏议道: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妆扮,新朝登基之时遗留前朝饰物实为不祥,望请圣意三思。不料李渊仁厚回答:得恩永报,否则愧对前朝君王宽容相待之慈德。

为此,有心臣官将此对话传颂出去,天下百姓无不为之感慨:大唐圣明的开国君主果然与大隋耗资靡费修缮水渠的昏君炀帝有着天地差别。

殊不知这段典故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暗cháo涌动。

不能遗留前朝装饰,那么前朝太子妃也该除去,怎能容她做未来一国之母?

回答偿还报恩则表明立场,留下前朝太子妃实为来日得到更多民心所向。

好一群君臣父子,好一个宽厚仁德,满嘴堂皇的言论除了可笑还是可笑。

听得懂内里玄机的升平除了笑还是笑,根本做不得任何反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