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理会荣国公,王启直接拉着独孤若雪来到了一个转角,并用手抵着她的下颌,眼神中多了些责问。他想清楚,荣国公和独孤若雪到底有什么来往?不过,王启不想把她弄疼,只是动作上有些生硬而已。
“阿启,我……”独孤若雪不知道如何明说,但既然引起了猜忌,就不能不说清楚,省的以后的麻烦。
“阿启,这件事我要和你说明白。但之前我不会告诉你,是因为怕你担心……”
独孤若雪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在东国的情感经历说了一遍,但避开了可能的禁区,比如说自己在那里的所见所闻,那些是不能对皇帝明说的,因为可能影响到“天下大势”——
同时老祖宗还告诉自己,会挑选抹除自己前世的记忆,专注于此生。但时至今日,她也没感受到有哪些不对劲的地方,而那些记忆,仍然保存在自己的脑海里。当然,有一些事情,她的确是记不清了。
“谢谢你阿雪。”王启对若雪“之前”的那些情感生活并不反感,因为那已经不重要。而且,他从独孤若雪的表述中得知,是她自己选择要回到自己身边的,那么王启若是在追问,岂不是自己显得无中生有?多思多虑?至于荣国公那边,王启不打算追究什么,原谅了他的失态。
二人刚才还在“剑拔弩张”的功夫,一转眼就恢复了往常。只是,墨泉来的不是时候,只看见了一副皇帝想要强取皇后的一幕景象,不得不遮挡双眼,来表达自己的无知。
“行了,朕赦你无罪,但下次还是在皇后面前维持仪态,不然你这国公爷当的真不像话。”三人来到了小房间,皇帝才说赦免了荣国公的不敬。同时,他也不想追究这家伙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荣国公和皇室血浓于水——荣国公府常年和王府郡主结亲,皇室也迎娶荣国公府女为王妃。比如蜀王妃,她就是荣国公墨家的女儿,是墨泉的堂姐。
因此,皇家与荣国公的关系很好,至少对皇帝来说,只要不犯大逆之罪,他是不想干涉什么。
“对了陛下,臣来到京师其实是有要务要办的。”墨泉刚才光顾着请罪,忘记了正事。他来到京师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因为得到了某位京城大人物的指示,来到这里安排一些物资的输送。
根据密信的内容,墨泉大概猜到,这批物资也许是枪炮这样的重要军需。
接着,王启从墨泉这边得知,他来到京城是来处置一批军火,来补充江南水兵的军备。可是,墨泉提及的这批军需,却与京中查获的那批走私品重合起来,除了三门大炮没有提及,那些枪支的数目,与那批走私品相当。这会是个巧合吗?
“陛下,你难道不知道这件事?”荣国公注意到王启的脸色,十分地疑惑,按理说这不应该啊?就算是兵部或内阁自行决定的,皇帝那边也应该有奏本才对?半年前,江南水师衙门就因为江南水师的装备老化问题,已经向朝廷奏请调拨一批军备过来。这件事,按理说是清楚的。
“朕看过江南水师衙门的奏折。”这件事是太子全权负责的,而且他的奏折自己也看了,有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印玺,合乎规制,理应是不会出错的。江南水师衙门得到了武器,可以去清剿盘踞在近海的倭寇,保证贸易航线的顺利。
而根据最近发来的讯息,江南水师确实得到了军需,缺少了三门大炮。这和荣国公所说的“物资缺失”是一样的。
然而白衣卫那边,却没有提到查获的大炮。感觉不对劲,王启没有心情在外面闲逛,但考虑到独孤若雪,只好派人保护她,然后自己先回宫整理这个麻烦的头绪。
见状,若雪自是无趣,也随着王启稍后回宫,还不忘拿着从外面买来的各类小玩意儿。只是,刚一回宫,独孤若雪就听到御书房那边炸开了锅,陷入了严重的混乱。
根据曹公公发来的消息,皇帝、太子、荣国公和内阁已经确定,白衣卫在直隶查获的军需只是其中一部分。
那些从湖北枪炮厂送来的武器,大部分都“安全地”交到了江南水师那边,补足了缺空。但这其中,有三门火炮不翼而飞,唯有的只是这些旧式火器。
这意味着,有人通过走私火枪鸟铳作为遮掩,实际上是在秘密运输火炮这样的大家伙。这样的状况,兵部连忙赶去武库司进行调查——无论地方还是中央,都要一一彻查,特别是火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