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本,河中新崛起的势力,刚刚依附李茂贞,以朱温的实力,灭掉他,只需要动用一小部分兵力就可以了。
但朱温似乎对这个杨崇本相当有兴致,不仅派大军从洛阳撤出,还亲自到河中的前线指挥战斗。随后,在并不激烈的战斗中,朱温听说了一个让他悲痛欲绝的消息‐‐李晔被那群不懂事的家伙(具体来说是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人)杀了!
身在河中,忙于征战的朱老三,听到这个消息,一下跪在了地上,朝着南方嚎啕起来,口里大骂着那几个不懂事的属下,孽障啊,畜生啊地乱叫。哭完,放佛意犹未尽,抽搐着,略显悲痛欲绝的样子,快马加鞭地跑洛阳奔丧。到了昭宗的灵柩前,一头撞在阶上,撞得头破血流,跑到朱友恭等人面前,孽障啊,畜生啊地大骂一通,&ldo;这帮奴才害我啊,让我受万世的恶名!(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rdo;
戏演得很投入,众人都信了。
说真的,当时的藩镇,也不得不信。
因为这回轮到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人孽障啊,畜生啊地骂朱温了,早知道朱温为了演戏,还真把他们杀人灭口,就是死也不能帮这畜生弑杀唐朝皇帝。不过,说什么都晚了,唐朝的李晔皇帝已经死了,我总不能留着你们满世界说是我安排你们杀的他吧?
朱温显得有理有据,亢奋不已,距离成功越近,他越沉着冷静。
李晔死了,被册立的是他的第九子李祚,被朱温更名李柷(音祝)后,荣幸地成为了朱温的傀儡皇帝,号曰唐昭宣皇帝。当然,他也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上武则天,在位的第二十一个皇帝。他登基的时候,是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的秋天,而发现那件让李柷心惊胆寒的灾难的时候,时间才刚刚到天祐二年(905年)的二月。
二月,李晔的九个儿子死在了九曲池,而朱温似乎对这个事件并不知情,你要问他,先摸摸你的脖子够不够硬。
到了六月,没人敢反对的朱温,干了一件他认为更漂亮的大事。事情的起因,是唐朝剩下的一些有骨气的大臣,对朱温很不满导致的。当然了,朱温想要杀了他们,那也是手指头一勾的事。好在朱温的心情大好,还不想这么快就对这帮大臣动手,不过,亲信李振,给了他足够的鼓动,说杀,那就杀吧。就在这天,大唐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三十余位大臣,在白马驿惨遭杀戮,尸体被朱温投进了黄河。
这就是晚唐有名的&ldo;白马驿之祸&rdo;。事情的起因,仅仅是李振这个人,当年科考屡试不第,对士人产生了极度的憎恨而已。他是这样劝朱温的:&ldo;这帮人自诩&lso;清流&rso;,该把他们投进黄河,永永远远变成&lso;浊流&rso;!(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rdo;
朱温自然很了解士大夫阶层那套&ldo;以孝治天下&rdo;&ldo;温良恭俭让&rdo;&ldo;仁义礼智信&rdo;是有多可笑,也明白李振的心思,因为他本人就很厌恶自以为是、假装清高的读书人,他笑了笑,听从了李振的建议(笑而从之)。你永远想不到,在此之前不久,朱温还曾为裴枢的贤德,发出过这样的感叹:&ldo;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rdo;
可见,凡朱温想要杀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他都不会多眨一下眼睛。这下,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跟着死了,朱温很高兴。于是,他让傀儡唐朝下的宰相柳璨、枢密使蒋玄晖等加紧筹划他登基的事。
可这帮人居然对朱温说,纵便要登基,那也得按部就班地进行(其实就得按部就班),于是,心急火燎的朱温,艰难困苦地熬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他按照柳璨、蒋玄晖的安排,让昭宣帝任命他为相国,总领百揆,进封魏王,以宣武等二十一道为魏国,兼备九锡之命(诸侯建国要有天子赐予的九锡,一般只有天子才能用)。一切妥当了,称帝,只是礼节上的一句话而已。但朱温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什么封相国,总领百揆,什么建立魏国,拥有九锡,统统他妈的扯淡。
可怜的柳璨和蒋玄晖,真是想千方设百计地为朱温称帝出谋划策,最终也落得了这么一个下场(白马驿之祸的主谋,除了李振,剩下的那个就是柳璨)。总之,所有辛辛苦苦参与为朱温造势的官员,全都被朱老三不识好歹地砍了,他们总是耽误朱温称帝的时间,朱温知道,他们之前所有的动作,都只是用来拖延时间的计策。
朱老三杀了那么多人,导致百官对他服服帖帖、马首是瞻,天佑四年(公元907年)三月,李柷在他的逼迫下,主动&ldo;自愿&rdo;宣布了禅位。朱老三实在推辞不过,很厚脸皮地答应了。四月,在宰相张文蔚的带领下,百官集合,邀请朱温称帝,当然了,朱老三还是很不好意思,啊,朱三才疏学浅,人微言轻,怎好妄自称帝?
屁话说了一上午,一直磨蹭到太阳照得宫廷亮堂堂的,朱老三才勉为其难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全忠改名朱晃,改元开平,以洛阳为西都,以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朱温,就是后梁朝的梁太祖,十七岁的昭宣帝,被他封为了济阴王,囚禁在曹州。为了防止有人拥立李柷恢复唐朝,就在朱温称帝的第二年,他就死合乎时宜地死在了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