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人写诗曰:
晋舟西航益州去,金陵王道渐隐没。
锁链千寻沉水底,石城轻展顺风旗。
世间多少伤怀事,唯有山川永枕流。
四海为家终有日,古垒秋声芦荻幽。
东吴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县,户口五十二万三千,官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全都归了大晋。
大事已定,出榜安民,尽封府库仓廪。
陶濬的兵不战自溃,琅邪王司马伷和王戎的大兵都到了,看到王濬成了大功,心中都很高兴。
杜预也到了,大犒三军,开仓赈济吴民。于是吴民安堵。
只有建平太守吾彦,拒城不下。闻吴亡,乃降。王濬上表报捷。
朝廷闻吴已平,君臣皆贺,上寿。
晋主执杯流涕说:“这是羊太傅之功啊,可惜他没能看到!”
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后,向南而哭说:
“以前讨逆壮年时,以一校尉创立基业,现在孙皓却把江南给丢了!‘天啊,这是谁干的啊!’”
却说王濬归来,带着吴主皓去洛阳见皇帝。
孙皓一上殿就跪下磕头,晋皇帝笑着说:
“这座位我可是给你留了好久了。”
孙皓机智回应:“我在南方也给你留了个座。”
晋皇帝大笑,贾充好奇地问孙皓:
“听说你在南方喜欢挖人眼睛、剥人脸皮?”
孙皓淡定回答:“那些想篡位或者不忠的家伙,就得这么治。”
贾充尴尬地闭嘴了。
晋皇帝大方地封赏了皓和他的子孙,还提拔了王濬,其他人也各有赏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的故事犹如一出大戏,终归落幕于晋朝的司马炎之手。
这不禁让人感叹,世间万物,似乎都遵循着一种“聚散离合”的规律。
而那些曾经的霸主们,刘禅、曹奂、孙皓,最终都走向了各自的结局,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
后来有人写诗曰:
高祖挥剑闯咸阳,红太阳升起在东方。
光武崛起成霸主,金乌鸦飞到天上逛。
献帝哀叹继海宇,红轮子西沉在池塘。
何进无脑乱宫廷,董卓凉州来坐堂。
王允巧计除奸佞,李傕郭汜舞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