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意快步上前,与那士兵私语两句,当士兵看到令牌时,有些腿软,被常意拉着胳膊才没跪下;再之后,那士兵又有些好奇,偷偷往李子琰这边多看了几眼,然后被常意的身子挡了个结结实实。
周舟拉着他的手,在旁边等着,好奇地问,“常意公公拿出来的牌子该不会是东宫的吧?”
堂堂太子殿下,偷跑到宫外,还溜到城墙周围,在那儿鬼鬼祟祟,然后被守城的将士一把逮住了。
这要是传出去了,那咱们的太子殿下就可以不用见人了。
“不是,”李子琰低声回答,“拿的是父皇的牌子。”
周舟眉心微微皱起,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所以殿下今晚能够出宫是奉皇上之命,来此为将士祈福的?”她问道。
她弯弯眉毛下的那双杏眼儿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明明面容没有任何变化,可较之刚刚,明艳了不少,叫李子琰的呼吸稍滞。
他的喉结不自然地滚动了一下,依旧端得风轻云淡的模样,“粥粥的才思总就是叫人惊叹。”
很快,常意回来了,还带来了守城的校尉。
那校尉有一脸的大胡子,再戴上头盔,叫人只能看到他那如鹰一样锐利、阴狠的双眼。
他拿着火把,借着火光看清楚了李子琰的脸。
“殿下,”校尉的嗓音并不粗狂,反而有一种书生气,“东西已经准备好了,这边请。”
“有劳了。”李子琰颔首,带着周舟往城墙走去,一步又一步地踏上阶梯。
城墙的楼梯又小又高,如今又是晚上,路更加的不好走,因此几个人走得并不快。
这期间,陪伴在侧的校尉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拿着火把,安安静静地为他们两个照明。
他们刚刚爬到城墙上,就看到楼梯口有一盏未题字的孔明灯在那儿。
校尉看着那盏灯,身上的肃杀之气总算是消散了几分,将火把交给自己的手下,自己提起了灯,方便太子殿下在孔明灯上题字。
李子琰拿起毛笔,笔走龙蛇,在孔明灯上留下了八个大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周舟记得,上次看他写书法,还是在桃花宴上,他一手台阁体将自己吓了个半死,而这次,这八个字,力透纸背,矫若惊龙,一笔能挥万军魂。
笔锋如钩,字形如柏,就像战场上的将士们,手持兵器,挥动战旗,勇猛无比,展现出不可抵挡的力量,这气势磅礴足以令敌军不战而栗。
辰国将军多为儒将,大字不识一个的难以升迁,因此这校尉也是读了好几年书的人儿,自是瞧得出李子琰的字有着何等的气势。
他的神情不再倨傲,语气也多了几分敬意,“请殿下点燃孔明灯,为辰国的百姓、为边关无数将士祈福。”
李子琰拿起火折子,俯下身将孔明灯点亮,随着燃料费不断燃烧,灯体渐渐往上浮,最后飘向上空。
在场的几人都噤了声,肃穆地站直身子,安安静静地目视空中的孔明灯,直到它飞得又高又远,变成天上繁星中的一点,再也无法分辨。
李子琰的心情莫名有些沉重,眉眼处的温柔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凌厉与威严。
这样的李子琰对周舟来说,无疑是陌生的,但她知道,这样的他才是真正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