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可就把不少朝臣以及官员给吓到了,他们没想到这大唐记闻居然还有如此威力,一篇文章,直达天庭,立即便引起了当今圣上的震怒。
这要是他们以后也犯了错,被大唐记闻的人给获知了的话,直接在报纸上给他们也来一篇这样的小作文,那么他们连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估计连私下里运作求情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收拾了,而且因为舆论的原因,估计连有人敢为他们说话的都没有。
这一下很多人意识到了大唐记闻这份报纸的厉害之处,作为皇家的喉舌,要是皇家想要引导舆论导向的话,只需要写上几篇文章,那么就能控制住天下的舆论,让一个人分分钟身败名裂。
这有点让人想起来以前官员之间相互攻讦时候,私下里所用的手段,派人在市面上,散播对方的谣言,亦或是揭对方的短处的做法。
但是和那种做法相比,一旦大唐记闻这份报纸发行量大的话,那么这可比私下里让人在市面上散播对手的谣言要厉害千倍万倍了,因为大堂记闻这份报纸从出世伊始,屁股上就打着皇家的烙印,拥有着绝对的权威性。
但凡是它上面刊登出来的消息,那么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看过之后,都不会轻易质疑它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这么一来,一旦要是被这大唐记闻给盯住,逮住了谁的短处,只需要在报纸上刊登一篇小作文,那么这个人就立即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利马就臭名远扬,甚至可能遗臭万年。
这不由得让不少官员有点心慌慌的感觉,因为既然做官,那么屁股非常干净的就没几个,能做到像魏征那样的官,还真是非常难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魏征那样的清廉无私,所以多数人多少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若是被那些大唐记闻的人探知了他们的龌龊事,那么随便一篇文章,就把他们给拍死了。
于是顿时不少官员就开始心生警惕,下定决心以后做事要小心谨慎一些,莫要被这大唐记闻的人给抓住他们的把柄,这比起朝中的那些言官对官员的震慑力都要足许多。
就这样,《大唐记闻》作为大唐第一家报纸,也是官方乃至是皇家的第一份报纸,就此闪亮问世,李承乾还以太子的身份,为大唐记闻招募了一批年轻读书人,这些人统一有一个特征,就是都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读过书,会写文,有正义感,胆量也够大,其中既有一些是出自世家的子弟,也有一些寒门子弟。
李承乾将其称之为记者,要求他们要有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
特别要求他们要心怀天下,坚守本心,敢于探知真相,揭露不法,并且不能收受贿赂,为钱出卖良心。
在经过一番短暂的培训之后,李承乾便给他们发了一块刻着太子府《大唐记闻》记者的腰牌,作为他们身份的证明,上面罗列了编号,而且上面还刻上了一行小字,写着“各地官府不得干涉记者行走,确保记者安全,若有冒犯严惩不贷”。。
这就等于是给这些记者们披上了一层保护,起码明面上有了这块太子府发下的腰牌之后,他们走到哪儿,一般的官吏见到这块腰牌,轻易是不敢得罪他们了。
这些人很快就被派往了大唐各地,开始为大唐记闻搜集各种新闻,然后写成文章,将其通过各地的驿卒送回长安,交到太子府之下的大唐记闻报社之中。
这次太子弄出的这个大唐记闻,倒是没有人想到又是徐淼在后面捣的鬼,因为大唐记闻面世的时候,徐淼已经去了琼崖一年时间了,所以也就没人意识到,这件事和徐淼有关。
而且随着大唐记闻这份报纸正式面世之后,迅速的就引起了大唐各界的关注,每当新一版的报纸发行之时,都会有人想方设法的到处找这份报纸。
当这份大唐记闻出到第六期的时候,长安街头就出现了第一批卖报童,这些卖报童统一领取了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沓的报纸,开始走街串巷,到处叫卖这份大唐记闻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的定价并不算太高,不过只要几文钱一份,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能显得有点贵,毕竟几文钱就能买一斗米了,但是对于家境稍微好一些的人家来说,而且恰恰还是比较关注朝政之类的事情的人来说,几文钱就不算什么了。
而且商贾商贩们也留意到了这份报纸,他们之中大多数是识字的,同样也对朝廷的动向很敏感,因为作为社会上最不受待见的阶层,商贾一直以来别看有钱,但是却都十分卑微,他们的财产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但凡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对商贾来说都可能会导致他们灭顶之灾,不管是朝廷还是官府,往往只需要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随时夺走他们的财产,除非他们背后有足够强的靠山,否则的话,他们根本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即便是他们找到个靠山,他们依旧没有什么保障可言,他们的靠山就像是吸血鬼一般,什么都不做,但是每年都要从他们这里拿走大量的好处,他们辛辛苦苦东奔西走赚到的钱,却要有不少落到所谓的靠山口袋里。
所以商贾对于朝堂上的一些消息也十分敏感,大的商贾往往也会派人留在长安,时刻盯着朝中的动静,一旦遇上什么对他们商贾不好的消息,就赶紧提前做准备。
当然他们也从这份报纸之中发现了商机,这份大唐记闻有一版专门说的就是一些地方上经济的事情,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有关商业方面的消息,比如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东西滞销等等。
这些消息对有心的商贾来说,都是有用的商业情报,以前他们花钱都买不到的消息,但是现在却能花几文钱就能看到这些消息,商贾们岂能不乐疯了?于是纷纷掏钱购买,甚至一买就是一沓,拿来送一些朋友,亦或是送外地的关系用,花小钱办大事,真是一举几得的好事!
甚至有的商贾立即就从中看到了商机,发现了这份报纸的巨大好处,于是干脆直接就大批收购,然后让自家的商队带往各地加价贩售。
总之当这份大唐记闻一经上市开始公开销售,就非常受欢迎,李承乾也停止了继续给朝臣们派发报纸,而是转为了谁想看,自己买去。
对此大臣们有些不满,觉得李承乾这有点太小气了,一份报纸几文钱的事情,却要让他们自己去买,实在是有点太过小气了。
但是他们虽然不满,却也没辙,毕竟办这样一份报纸,应该要花不少钱,除了养活一帮撰写文章的人之外,还要养活一帮记者,另外还要建一座专门印刷报纸的工坊,雇请大量的雕工以及印刷工。
还有据说印刷报纸的纸张也是专门的工坊特制的,印制报纸的墨,据说也是特制的,花费都不小,总不能让太子自己掏腰包吧!所以这份大唐记闻,还是要靠着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卖报纸也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若是有人喜欢看这份报纸的话,也可以直接订购全年的,一年下来订购费用也不是很高,对于当官的和商贾们来说,基本上不算是什么负担。
而且这时候第九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一家称为岭南糖业的商贾,在这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消息,说他们创出了许多新品糖果,味道如之何的奇佳,将要在长安和洛阳等地上市,欢迎顾客品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