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们的想法也南辕北辙。章卫平想的是,以后在放马沟的生活会很幸福,也一定会很温暖,要是李亚玲真的能嫁给他,他会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他会把所有的理想都投入到革命的事业中,让他的梦想在农村茁壮成长。
李亚玲却不这么想,因为她知道章卫平是城里人,又是军区章副司令的儿子,有一天他会离开这个偏远的农村,如果自己真的嫁给章卫平,章卫平离开农村的日子,也就是她进城的时候。她此时对章卫平的爱,一半是对城市的热爱,转化成了对章卫平更猛烈的爱。说心里话,章卫平是吸引她的,章卫平身上具有的东西,在农村青年身上是不具备的,比如章卫平的果敢,还有城里人的见多识广,为人处事的那种思维方式,而章卫平身上的那种浪漫气质,更是任何一个农村青年都不具备的。
李亚玲在这种痴迷中,就又想起了刘双林。刘双林是五年前离开放马沟大队参军入伍的,刘双林上学时比李亚玲高两个年级。那时候,李亚玲骨子里很傲气,她的父亲还当着放马沟大队的支书,在农村那差不多就是高干子弟了。李亚玲骄傲的不仅是这些,她骄傲的是自己的美丽和学习优秀。那会儿,她心高气傲,根本不理睬任何人。
刘双林当兵时遇到了困难,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父母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刘双林高中毕业后要去当兵,势必对他家里的收入会产生影响,可刘双林一心一意要去当兵。农村青年的第一梦想就是招工进城,在那个年代,城里对农村的招工指标少之又少,就是有一个半个指标,没门路的想都甭想。于是,就只剩下了当兵这唯一的出路了。当兵就有希望入党提干,就是不入党提干,在部队锻炼上几年,回到农村也是一个资本,起码眼界宽了,说话办事的,别人就会另眼相看,就连搞对象也有了挑挑选选的资本。刘双林和所有农村青年一样,多么热切地盼望着跳过龙门啊。可刘双林家境却让他无法去当兵,那是征兵前几天的一个傍晚,刘双林来到了李亚玲的家,提了两瓶散装酒,就跪在了当支书的李亚玲爹的面前。那天晚上,刘双林泪流满面。李亚玲放学回家,正好被眼前这一幕震惊了。她当时震惊地跨过跪着的刘双林,走进了里屋。也许是刘双林的真诚感动了李支书,最后刘双林还是如愿地参军了。
两年后,刘双林回家探亲,那时的李亚玲已经高中毕业,正在公社卫生院学赤脚医生。他们在村街上不期而遇。那一刻,刘双林正站在一棵大柳树下给村民们散烟,一边散烟,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部队的见闻。刘双林故意操着一种南腔北调的口音,脸上放着红光。这时,他的目光和李亚玲投过来的目光不期而遇了。现在的李亚玲已经出落得比两年前更加漂亮,她在刘双
林的眼里,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这时的她又想起了两年前刘双林给爹下跪的那一幕,她一想起那一幕,脸上就感到发烧。她别过脸去,刘双林似乎早就忘了两年前的那份尴尬,他亲切、热络,又见多识广地和李亚玲打着招呼:亚玲,听说你去当赤脚医生了,真不错,有空咱们聊聊。
李亚玲对刘双林这种问候和邀请不知如何回答,脸一阵红一阵白地走了过去。
刘双林似乎很有心计,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在刘双林探亲的那十几天里,他每天傍晚都要去接在公社卫生院学习的李亚玲。从公社所在地到放马沟大队约有五华里路,快走也得要半个小时。刚开始的时候,李亚玲不领刘双林这份情,她走自己的,刘双林跟在后面屁颠颠儿的。
他说:亚玲,干啥么急?我陪你说说话吧。
李亚玲不理他,自顾往前走。
他跟在后面,不管李亚玲爱听不爱听,一味地说着当兵两年间的见闻。
他说:我们团有一千多号人,我们团长是打珍宝岛的英雄。
他还说:我们的团部在城里,可热闹了。
他又说:从咱们这儿坐火车,到我们部队要换两次车,加起来十好几个小时。
几天之后,李亚玲就不再那么排斥刘双林了,两个人也能并排着走一走,说上一些话。
刘双林说:亚玲,我都写入党申请书了,我当兵半年就入了团。
李亚玲看了他一眼。
他说:真的,我不骗你。
李亚玲就又看了他一眼。
刘双林又说:要是今年能人上党,下一步我就开始努力提干。
李亚玲说:提干那么容易吗?
他说:当然不容易,得努力呀。
两个人又往前走,这时夕阳西下,染得半边天彤红一片。
刘双林又说:我要是能提干,以后就可以带家属了。
他说这话时,李亚玲的心&ldo;怦怦&rdo;地跳了两下。离开农村,是她梦寐以求的。想到这儿,她红了脸。他看到了,见时机成熟,就说:其实这次我探亲,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把自己的个人问题解决了。
李亚玲红着脸看了他一眼,马上就把头转了过去。
刘双林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当时的服役制度是陆军三年,满两年时就可以探亲。那么多士兵,想入党、提干真是比登天还难,有许多人穿着军装体面地回家探亲,就是想把亲事定下来,如果等复员回来再找对象,可就难多了。刘双林这次回来也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天在村街上看到李亚玲的第一眼,他突然间就有了接近李亚玲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