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在家中排行老三,岑参的母亲是继室,丈夫前妻育有二子,岑渭、岑况早已成人,离家独自谋生,而她自己生养的三个孩子岑参、岑秉、岑垂只能和她一起在晋州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岑渭官至澄城丞,岑况曾任单父令、湖州别驾。
到了五岁,该读书了,岑参跟着哥哥生活了一段时间。
岑参勤奋好学,遍读经史,九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在岑参十三四岁的时候,岑参随母亲迁往河南府王屋县,王屋县北十里左右就是着名的王屋山。王屋山的主峰叫天坛山,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镇北。天坛山南的青萝河畔,有岑参祖上留下来的别业,岑家称之为“青萝旧斋”。岑参就在王屋县城和青萝旧斋往返居住。
一年以后,岑参一家又告别王屋,向南渡过黄河,经过东都洛阳,来到嵩阳(嵩山南边的丘陵地带),这里也有岑家祖上留下来的旧草堂,岑参一家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住在这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离岑参的大哥岑渭当官的地方不太远。
那是唐开元十八年(730年),15岁的岑参开始隐居嵩阳,比王维早7年,比李白早15年。岑参在嵩阳、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两地结庐而居。
五岳之一的嵩山,那时候也叫嵩高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
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
(三)
嵩高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岑参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
在太室、少室隐居的日子里,岑参阴雨天便在家看书撰文,天气好的时候就出门游玩。
他在少室山中寻访张山人。“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闲。”这首《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就记录了这件事。
岑参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自此形成。隐居之后,在他“寂寞清溪上,空余丹灶间”、“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长风吹
白茅,野火烧枯桑”等山水诗句中,造境奇异的诗风也依然浓厚。
在嵩山隐居,岑参也常常怀念王屋的隐居生活,怀念在那里交往的隐居之士。
王屋隐居的一天,岑参在王屋山东边的溪流畔留宿,情有所感,写下了《宿东溪怀王屋李隐者》:
“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这首诗写得十分平易,表现出岑参善于写实的特点。
一个深秋雨后的月缺之夜,岑参宿东溪。从院子里望出去,山中的客店不单独凿井,与周围的百家共用一泉,多么和谐的田园!天晚了,南边的村子一片漆黑,雨气和着袅袅人烟,霜后的菜畦里秋菜已经出土,沙雁在河田边鸣叫。天坛山高耸如云,在山下,他看不见曾拜访过的李隐士,他仿佛同飞鸟一起翱翔在云雾中。
自从来到嵩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