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里,潘逸风的势力与霍汉扬频繁交锋,后勤的顾鑫与潘逸风决裂,但二炮的李志上将和潘逸风走的较近,原因无它,潘逸风在战争中消耗了近千枚弹道导弹,对二炮全面改进,480枚df-21成为主力,另外df-31、df-41也生产了不下60枚,有8个子弹头df-51已经装备了3枚,即将投入量产,而作为反舰武器的df-35也试验成功了,预计可以生产900枚以替换原有的岸防近程导弹。海军的装备也更新了,14艘海卫级护卫舰,4艘洋卫级防空护卫舰,8艘旅海级驱逐舰,3艘旅洋级驱逐舰,3艘郑和级轻巡洋舰,中国航母编队已经初具规模,另11艘舰只将在2年内建成,战列武库舰已经通过了论证。经过反复争论,陆涛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陈远航任政委,向山任参谋长,这三人都是中立派。镇守南海的印度洋舰队(对外称南洋特混舰队)则是年轻的胡琨中将领军,顾嘉人中将任参谋长,霍汉扬勉强把自己信任的罗任达派去当政委。除第一军和38军外,陆军各主力部队师团一级军官或中立或偏向潘逸风,空军里也有潘逸风的支持者,尤其参加过战争的精锐部队。使霍汉扬的绝对控制仅限于中央,而被潘逸风以地方包围在京师了。有李迎松的支持,等于获得了40的政治支持,居然令到姜卫和苏家新等太上皇级的人物都有束手束脚的感觉。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大陆的内斗还是给各国察觉了。喊得最起劲的就数台湾,不过这次不再是吹嘘自己的军事优势,重点放在了对大陆沿海经济地区的报复性打击上,认为中共不敢冒经济特区被袭击的险,而尚未完成的&ldo;红龙&rdo;地对地导弹成了台独的法宝,更有人针对北京奥运会发出威胁。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很多军人主动请缨,表示可以顺利拿下台湾,空军刘明光上将一句&ldo;这是请我去蹂躏他们&rdo;成了经典名句。
精通政治之道的李迎松怎会放过如此良机,这个一贯的主和派立刻转型,成了坚决的主战派,博取了中层军官的好感,在他的安排下潘逸风、过彦亭、司马昂、李凤举(李迎松次子)等李派干将纷纷公开发言,全力抨击台独言论。李鹏飞的公司得潘逸风支持败部复活后,开设一家军品公司,出售中国和俄罗斯的军用剩余物资,这次他把目标对准军队采购项目,出钱暗中让学生去中南海请愿。李迎松的幼子李鹰扬更了不得,利用首都国民警备队司令的身份,增加大学生军训不说,还在军中大搞解放台湾的登陆演习,这戏演得叫人感动,不过除非中国几支主力野战军全打光了,否则怎么可能让管城防的预备役师打登陆战呢?飞机放得最高的是潘逸风,他在北大作国际形势演讲时(他是北大政治和经济两科的客座讲师)宣称:&ldo;祖国分裂是军人的莫大耻辱,如果中央继续采取软弱政策,逸风将无颜留在军旅。&rdo;而且说到做到,12月30日,潘逸风正式辞去总参副总参谋长和作战三处处长之职。之前的反腐行动令潘逸风的形象大好,此举又使得潘逸风恋栈权利的说法失去依据,纵使离开军队,霍汉扬也不敢妄动潘逸风了。
2007年,中国有不少的收获,但知道内情的人无不为走在钢丝上的中国政局担忧。
2008年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注:df-35是一种投放式的弹道导弹,通常以4马赫飞临目标上空,以45度角越过目标,并在适当时间抛下战斗部,继续飞行的弹体会成为诱饵,塑料包裹的战斗部的雷达只要工作12秒,就可以锁定一个目标,靠火箭推动能够移动2000到5000米,以40枚攻击2航母编队为例,估计120个战斗部中会有2个直接命中战舰,至少15个落在40米范围内(如果是巡洋舰以上会被重创,驱逐舰以下将是致命伤),至少40枚落在100米内(足以使全部设备暂时无法工作),其余的也都会起到干扰作用。
第七十六章&ot;链球菌&ot;
2008年伊始,霍汉扬犯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错误,他奉行先安内后攘外策略,竭力压制年轻军人的情绪,大谈经济建设为主,两岸同宗同源,顿时挫伤了群众的爱国热情,也造成了军队的不满,以至于有不少人倒向潘逸风、李迎松。由潘逸风提出的适度整治台湾地方分裂势力的议案顺利通过。
完成了充分的准备,潘逸风针对台湾在国际上的投资和在台有巨大资金的跨国公司发动了&ldo;链球菌&rdo;攻击。
自从在南美洲受到惨败后,台湾对它的国际投资还是很小心的,只是由于自身先天缺陷,不得不依赖高比率的国际流通。潘逸风早在2006年底起将200亿美金转到台湾,花了一年时间渗透到台湾经济的各个层面。攻击先从台湾在美国的投资开始,把战后美国快速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充分利用,造成了股市期市一次地震式的技术调整。1月18日一天里,道琼斯指数下跌170点,截止到24日收盘时,已经跌了620点,直接打击了美国的市场信心,台资实际损失10,暂时性损失40。台湾经济部长罗太炎在低谷时大举投入美元,美元储备用光了就用台币,在美资产一下由原来的850亿扩大到1600亿。这罗太炎是国际投资公司出身,投资的经验丰富,单就投资而言这是个稳赚不赔的计划,但他忘了台湾不是一家公司,公司可以关掉几家店去支持另几家,或者放弃一个地区转向另一地区发展,但是陈水扁又怎能让任何一个城市的经济崩溃。
当罗太炎才把资金输入美国,那些在台湾投资的公司也受到了压力,开始从世界各地回笼资金,当然是有计划的,数量也不是很大。这时在台湾还有相当的一笔资金,除了大宗的贷款,一时也没有影响到商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