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王丽华身体逐渐在复元,只是心灵上的重挫何时能够消去?
几年来独自一人负担整个家庭够艰辛了,每天都在为柴米油盐操劳,肩上的重担从来没有轻松过。生活虽然不容易,但艰难的日子也已习惯,日子再苦,儿女总有长大的一天,艰难困苦中也依稀能看到前方的希望。儿女都懂事,他们一天天地长大,也越来越能当她生活中的帮手。前几年他们那么小都熬过来了,现在的日子只会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总是向前的。原本生活设定在这个框架里,但高量把她手打断,也把她对这框架里生活的希望毁灭了!
几年来,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一个人扛着。每年双抢时的精疲力尽,每次开学前的彷徨焦躁,每到窘迫时担米去新桥河卖米的无可奈何。生活处处都是难关,难关中支撑她的是对儿女的责任,再难也得承受下来。儿女还小,在她所能承受的艰难困苦中给儿女们尽量好的生活。经济方面虽然时时捉襟见肘,但好歹从来没有让他们饿过肚子!日子每天都得咬紧牙关,每天都像在泥淖中跋涉,路途很远,但只要坚定脚步走下去,希望总是越来越近的。几年来她都在咬牙坚持,但高量这一次把她强撑起来的坚强动摇了。
生活竟是如此沉重,每一个脚步都攥足了全力还是走得力不从心!出院后怎么打算?回到村里,生活的艰难她能克服过来,但村人的倾轧真是寒心了,她一个妇女能有什么力量跟那些蛮不讲理的拳头对抗!出路在哪里?王丽华每天对着天花板沉思默想,前方的道路在哪里?
怎么办?如果没有其他出路,那就只有回到村里,回到村里过着既往的生活,受着欺负与□□。生活再苦再难她都能熬过来,但一想到高余、高量的跋扈,村里的冷漠就是阵阵寒意,燃起的一点微弱希望总在寒意中被扼杀。
回到村里的前景是显然的,不会饿肚子但也再难有多大的发展。儿女越来越大,虽说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得力,但显然将来的开支只会一天比一天多。在村里守着那几亩地,钱从哪里来?女儿儿子要上学,将来他们长大了还得置办嫁妆,还得讨儿媳妇,都得要钱,总不能让儿女的人生大事办得比别人逊色!
这次手被高量打断,虽然队里送她到了卫生院,但医药费全是高立春垫付的。无权无势,高量看来是不会出这笔钱,也没有办法去哪里告他让他出这笔钱,拿他没有一点办法!两千多块钱可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只靠田地里的收入,那什么时候还得起?
到底怎么办?能不能去外面找点事做?徐通两个儿子不就在外面赚钱吗,只是他们去的广州太远,而回过头来一想到三个孩子,她又不敢再想下去。她出去了,谁照顾三个孩子,没个大人在家行吗?嫂子陈秀珍不大可能,他们的阿姨高华华更是不用想了,自那次老太太去找她要了点钱给三个孩子交学费后,之后过年过节再没上过他们家门!沾亲带故的人都依靠不上,别人还会帮忙吗?
日子一天天过去,医院里的账单数额越来越大,钱、钱、钱,再这样下去医院账单上的数字到猴年马月也还不上!虽然伤还没有痊愈,王丽华还是提早出了院。
回到家每天躺在床上休养,看到三个孩子忙里忙外总是带着歉意,自回到家后高玉兰一直都没有去学校。
这一个多月来,高玉兰一直在卫生院照顾妈妈。学校就在卫生院后面,有时她也能去听几节课,但自这断断续续地听课以来,明显落下了很多知识点。而在卫生院的每一天,每每看到妈妈愁眉不展,她也感到了几分生活的压力,每天增加的医疗费用的账单就是个直接的信号。她清楚得很,照家里现在的收入,何年何月才能还得上啊!
她已经十五岁了,当然要比弟弟妹妹更懂事一些。这几年来看着妈妈操劳,她很想给妈妈分担一点负担,但她能做什么了?除了家务及农忙时节外,什么都做不了。现在妈妈每天躺在床上,家里没有了支柱。
她每天都在琢磨该怎么办,能做点什么。自妈妈出院后她就一直没有去学校,留在家里总能照顾妈妈。
&ldo;玉兰,你怎么又没有去上学?&rdo;
&ldo;我上学去了谁在屋里照顾你。&rdo;
女儿这样说,王丽华侧过身暗抹了眼泪。
妈妈久久地没有回应,高玉兰又说道:&ldo;我不喜欢读书,妈妈,不想读了。&rdo;
&ldo;谁叫你这么说的!&rdo;
&ldo;我是不喜欢读书,天天坐在教室坐不住。&rdo;
&ldo;不读书?当然得去读书,不读书能干嘛!&rdo;
不读书能干嘛?起码能多做点家务活,起码不用再花上学这个钱!高玉兰这样想着但说不出口。
&ldo;不喜欢读,坐教室太拘束人。&rdo;
&ldo;你还是得去上学,在家里能干什么,白白浪费时间,在学校好歹能学点知识。&rdo;
王丽华语气变得严厉,高玉兰没再说话。但接下来的日子她照样没有去学校,王丽华再三要她去学校,她总是默不作声,能不能用母亲的身份把她骂去学校?但女儿不去上学的原因她也猜得了一二,何况她也长大了,做娘的怎么能骂她了,生活让人如此心酸无奈!
哎,做母亲的没有给女儿提供一个好的条件,现在她不愿意去上学,怎么能骂得出口,王丽华决定得好好跟高玉兰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