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众将领命,各自下去准备。
“公路!等着我!”曹操双眼看向远方,仿佛穿越万里,直达寿春。
曹军这边战云密布,徐州城中却是阴云密布。
在曹军再次来攻,陶谦哪敢怠慢,忙聚众商议对策。
糜竺献计,向其他诸侯求援。
陶谦从之,最终决定派出使者,向孔融、田楷求援。
原本糜竺还劝说陶谦,向袁术求援,可陈登死命反对,言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
陶谦本人对此也是有些踟躇,双方刚刚大战一场,他可不相信袁术会不计前嫌,大方的派兵前来救援。
如此只能向北海的孔融和青州的田楷求救。
此次糜竺亲自出马,赶去北海。
赶到北海,糜竺求见孔融。
孔融与陶谦早已熟识,彼此交厚,得知糜竺来意,孔融当即应允。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恰在此时,黄巾军来犯,孔融不敌,困守城池,事情也就此耽搁下来。
随后,得太史慈、刘备等人相助,北海之围得解。
孔融将刘备引荐与糜竺。
此时的刘备迫切想要离开河北之地,来救孔融,也是存了取而代之的心思,糜竺的出现给了刘备另一个选择。
相比徐州的富庶,北海实在不值一提,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当即,刘备和糜竺一拍即合,决定南下为徐州解围。
于公孙瓒处借得两千精兵,外加猛将赵云,会合孔融后,大军即刻开拔,望徐州而来。
值得一提,太史慈最终还是南下投奔豫章刘繇去了。
二人算是同乡,在同袁术大战一场后,刘繇也认识到自己手下战将的无能,远不比袁术麾下人才济济,因而四处网络人才。
其中,后世赫赫有名的水陆大将甘宁也在此列。
作为同乡,太史慈威名刘繇也曾听闻,于是去书相召。
太史慈念及同乡之情,最终决定投奔刘繇。
甘宁、太史慈,为袁术日后攻取豫章添了不少麻烦,当然这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