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绿茶,甜的,你尝尝?”
薛平愣了愣,不知道史班什么意思。这是十七世纪的琼州府,热带,九月,薛平不明白这里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为冰。也许是糖厂练出来的白蔗糖糖晶很白。被殿下唤作冰吧。薛平点了点头,伸出两只小手去端前面的青花瓷茶杯。
但碰到那冰凉的茶杯,薛平脸上一怔,才明白这确实是“冰”绿茶。
女孩眼睛弯弯的,似乎是在笑,好奇地看着史班。
见薛平的好奇样子,史班笑着说道,“呵呵,去年冬天我让南王从辽东运了两船大冰来,小南关里面不好运冰,我就在这厂房地下挖了个大冰窖保存。有些东西需要低温保存,有个冰窖总归方便。刚才想到要泡茶,就拣了几块上来镇茶。”
“也不是什么厉害东西,不过有时候太热了,倒是可以拣几块上来去暑。天气热,喝点凉茶好。”
薛平这才明白了怎么回事,点了点头,
双手捧茶喝了一口,女孩似乎因为史班的殷勤招待而觉得很幸福,头一低又不说话了。
史班平时话不多,这一时对着薛平,也不知道说什么。不过他毕竟是太平王,没话说就干脆不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史班只觉得一股冰凉沁入咽喉,分外凉爽。一口把茶吞了下去,他把茶杯放在桌上,静坐着看着薛平。
一个不喜欢说话,一个害羞不敢说话,两人竟是“相对无言”。
好久,薛平才抬起头来,好奇地看了看史班。见太平王脸上心平气和,她抿嘴想了想,指着门外那巨大的机器问道,“殿下。那个是什么?”
史班看了看外面的电动机,打开了话闸子。
“那是电动机,在水坝那边用水力发电,把电传到这边后,就可以用电动机驱动机器了。”怕薛平听不懂,史班又换了种方法解释了下,“就是代替驴马的机器,以后有了这个,工厂里就不需要养那么多驴马了。”
看了看一脸好奇的薛平,史班想了想,走出了会议室。
“来,我把电动机打开给你看。”
走到机房里,史班把变压器的电闸重新打开了。在薛平兴奋的脸庞前,那巨大的齿轮慢慢动了起来,越来越快,电动机开始快速转圈。等史班走出机房,立即迎上了薛平那满是崇拜的目光。
笑了笑,史班在旁边的汗巾上擦了擦手上的油。
“有了这个东西,昌化城里工厂的产量可以上去,成本可以下去。”
看着转动的电动机,史班不自觉渐渐又进了工作状态,侃侃说道,
“工厂里现在都配齐了纺织机械,一个织工半个纺工算一个工作单位,一个月可以产布两百匹。两钱一匹的价格卖出去的话,折银是四十两。棉花六十厘一斤,这两百匹布大概需要三十两左右的棉花成本。算下来,这每一个工作单位身上,纺织业每月结余大概十两。”
明末度量衡和后世不同,布匹的单位“匹”就有所不同。
明末的一“匹”布,幅宽多在一尺左右,而长度则十六尺至三十尺不等。所谓“布有三等:一以三丈为匹‘长头”一以二丈为匹曰‘短头”以二丈四尺为匹曰‘放长’”。商品交易中,布匹大多以二十尺为标准。南海国这边,一般说一匹就是二丈长,一尺宽的一卷布。
明代的一匹只有二十尺。和后世的一匹几十米几百尺是两个概念。
史班生产的织机使用畜力水力等外部动力打梭,所以不存在“人力比较小”这个限制织机宽度的因素。南海国的织机宽度,普遍有一米多,也就是三尺多宽。若裁成明国百姓习惯的宽度,一匹就变成了三匹。一台织机一天十个小时能出布五十尺“宽布”,裁成一尺宽的“窄布”,就变成了六、七匹布。
大规模生产的南海国的纺织工业把海布的价格压得很低,盈利水平并不高。
“除去半个纺工一个织工的三两工钱,还剩七两银子。再刨去驴马动力开销二两,南海国税金和管理人员开支一两,运输费用一两,纺织工厂的利润并不多啊,只有三两左右。这一个工作单位需要的机器,机械厂的出厂价是七百两。这么算下来,纺织业的理论年化收益率是百分之四。”
“一遇上战争,市场波动,纺织工业甚至要全行业亏本。其他工业,也是差不多。”
“所以,我要帮工业想办法。”
“这个电动机就是办法之一。都用这个换下驴马后,纺织机的转速可以更稳定,这效率就上去了,产量还能提高一、两成。另一方面,电动机把驴马钱省了,这就是二两。我估摸着,这电动机一投入工业运营后,纺织工业的理论利润率可以从百分之四提高到百分之七。”
“有百分之七这个数字,再加上银庄、银行的支持,纺织工业的资金流就能抵抗各种突发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