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看着认真的二虎,也心有所悟。
是啊!
无论你干啥?不伤心绝对是啥啥不成。
“从现在起,加大20%的浇水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调整技术标准……”
二虎给柳月盼子交待了一番,给杜晨曦传音了。
【晨曦姐,你给施展一下,挽救一下这几片果桑苗。】
【影子姐,你带盼子去找人,把这几片果桑苗,全部浇一遍水。】
背过了柳家姐妹,木晨曦祭出了绿影,灵力催动之下,刹那间几十亩果桑苗,肉眼可见的开始复苏了。
等柳月盼子再次来到地里,惊讶的发现那些枯萎的叶子,已经开始返青了。
虽然心里充满了疑虑,但是心里还在赌气的她,什么也没说,按照二虎的要求,开始浇水。
一切都好转以后,柳大才气喘吁吁的跑来了。
“二虎,叔叔以前也种过桑树,这样大量浇水会烂根的,可不能这样整。”
看他们大量浇水,柳大才想阻拦,但到了二虎又有些害怕,畏畏缩缩的凑了过去,怯怯诺诺的说道。
“现在土地的状态不一样了,往先的土地里,哪有那么多的化肥存留,它不烧根,种地也要与时俱进的,别拿老经验来套了,这一次浇透了水,果桑苗就能快速成活生长了。”
柳大才还真没想到,自己种了大半辈子地了,到头来还搞不定这个果桑树了。
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追根到底,这还是个工业发展的通病。
小麦专用肥、稻子专用肥、油菜专用肥的纷纷上市,让广大追求产量的农民,放弃了沿用了千年的农家肥。
不仅如此,各种良种如同雨后春笋般的上市了。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产量,还是为了填饱肚子。
那么质量呢?
农产品的质量,谁来保证?
靠农民,显然有些耍流氓。
七八十年代,一揭锅盖满屋饭香的情景,已经跟退出农业的农家肥一样,销声匿迹了。
单位土地内的微量元素是有限的,同样被粮食吸收,然后转化给人体,口感自然就一分高下了。
就说我们现实中的砖家吧!号称农学的专家,可能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如何来指导农业?
这不是扯犊子吗?
最起码二虎见过的,也就是梅教授、沈教授,还在农田里、大山上亲身实验着。
其它的那些乌泱泱的砖家,还不是吹着空调、吹着牛逼,在空调房里耍着嘴皮子。
有几个像水稻之父袁老那样,日日泡在实验田里。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决完柳家弯的事儿,二虎带着影子姐、晨曦姐先回去了。
至于柳月盼子,二虎有言在先,不浇完那几十亩土地,不许回家。
有人给你投资,还是为你谋前程,你不是今儿谁使劲儿?
“影子姐,我们当初还是想的简单了一点儿,盼子还似乎真不适合做这个,定不下心、动不了脑筋,要不行我们干脆再给她减减负?”
回去的路上,二虎说起了这事儿。
“傻蛋,怎么减?盼子是个急性子,这妮子真不好说她。”
“二虎弟弟,慢慢就好了,年轻人现在都浮躁,尤其是盼子这样的,事业又刚开始,心里没数,又怎么会不浮躁?”
木晨曦笑笑的宽慰着二虎,这个弟弟还真是忙的很,需要考虑的事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