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强颜苦笑道:&ldo;刘帮主,不瞒你说,我现在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落魄的李氏宗亲,父皇将我遗弃,自己撒手南逃。我如今能仰仗的人就是刘帮主您了。至于太子是否会在父皇南下途中做什么手脚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只希望刘帮主派些人快马追上父皇将玉环救出来即可,这事不难办吧?&rdo;
&ldo;啊,这样啊?&rdo;李瑁憋声憋气道出缘由,刘得道顿时气短了。
李瑁还是以前的李瑁,还是那个窝囊小家子气的男人。这家伙低声下气下跪哀求,满脑子的是为了他前妻杨玉环,还以为他求派人去阻止太子的阴谋,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毕竟太子一继位,他们这些跟杨国忠混在一起的人估计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李瑁主动留下来,刘得道还高兴了,还想利用李瑁的王室宗亲的身份,登高一呼,煽动军民推举他做皇帝,自己在身边扶持,也好劳点油水,若是失败了大不了跑路。
不料,李瑁就是难成气候,他一心想当皇帝的目的恐怕是为了他那位玉环妹妹吧。
李瑁哀声叹气:&ldo;刘帮主,您一定要帮我啊,只要我还能与玉环厮守一生,我以无憾了。&rdo;
&ldo;王爷,您对贵妃娘娘的痴心真是日月可见啊,刘某一定会全力以赴&rdo;难得他那么痴情,刘得道只好答应了。
其实不用他哀求,刘得道也想着怎么阻止李亨的计划,因为太子李亨一旦继位了,也严重关系到丐帮的前景命运。历史上那件&lso;马驿之变&rso;是否还发生,刘得道心里没有底。穿越到今也有好几年了,刘得道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lso;马嵬坡之变&rso;若是重演了,杨玉环香消玉损,刘得道也永远见不到这位大唐第一美人的芳容了。
为了以防万一,刘得道决定派燕乘风和欧阳雪两位丐帮高手快马追上李隆基的銮仗,如果追上了就在暗中跟随。万一发生什么变故第一步先救下贵妃娘娘,将她秘密的带回京城其它的不用管了
当然,刘得道要差遣这两位可没那么容易。燕乘风目前还没加入丐帮,不过他被刘得道几尊美酒给收买了,加之被张娴儿越演愈烈的纠缠,燕乘风受于压力就在去年,在柳笑笑的撮合下将她娶过来。没想到张娴儿嫁给他了后更不安份了,每天就什么都不干,整天要求燕乘风一直陪着她。
燕乘风是个老实人,也是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既然娶了妻子,陪妻子在一起也是理所当然。不过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天天老是如此的与女子腻在一起,几乎不出门半步,这成何体统?
适当的分开一下也是好的,张娴儿缠得紧,燕乘风一直没有机会,刘得道找他帮忙正合他心意。
怎么差遣欧阳雪,这位性格偏激绝强的女人确实不容易指使。不过刘得道有的是办法。高力士是她的仇人,如今高力士跟随李隆基逃跑了。现在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半路途中有可能发生兵变,这个也是报仇最好的时机。
若不是刘得道主动提起,欧阳雪或许已经将这个仇恨深埋在心里了。
长安城的局势在刘得道与高仙芝两人的统筹分配,主持调度之下,渐渐的平息下来,安静的迎接叛军的到来。
而唐玄宗李隆基的逃难之路是否顺利呢?虽然李隆基预先作了安排,但是,实际遇到的困难还是比他想象的多多了。他目前到了什么地方,都遇到什么困难了?
首先就是没饭吃。李隆基一行逃跑的太匆忙,携带的都是贵重的金银珠宝。逃命期间带这些东西能抵什么用?
他们一行数万人一路向南,李隆基怕叛军骑兵追击的太快,他就命一个军官指挥几万禁军守在一个叫盘县的县城断后。李隆基便带着众王妃皇子和随行的官员由一千名禁军护送南行。上午九点,他们来到了咸阳望贤宫,也是该吃早饭时候了。
本来,李隆基在出逃之前,是派了一个叫王洛卿的宦官去打前站的。让他告谕州县官员,沿途安排食宿。可是到了望贤宫再一看,一个接驾的人也没有。
为什么呀?原来,咸阳县令一听王洛卿说叛军杀进潼关,京城岌岌可危,连皇帝都逃跑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两人一起搭伙,也跑路了直到中午,这顿早饭还没吃上。没办法,杨国忠只好跑到市场上,自己买了几个胡饼,先给皇帝垫补垫补。可是,其他人还是没有吃的。其他人死活关杨某人鸟事,他也不管了。兵荒马乱的时期,这钱有时候也买不到吃的东西。
这时候,周围的老百姓听说皇帝来了,也都慢慢围过来观看传说中的天子。李隆基一行狼狈之及,他放下架子,问周围百姓:&ldo;众卿家可有饭否?不择精粗,只要有只管拿来,给孩子们充饥。&rdo;
围观的老百姓们一看皇帝可怜成这个样子,争着献上自家的米饭。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东西呀,饭里头还掺上了好多麦粒和豆子。之前,李隆基的女儿们给他献食,一顿饭就要耗费中等人家十家的产业吗?那是何等的锦衣玉食啊
如果是在往常,这些王子皇孙哪里吃得下这样的东西啊可是俗话说饿了吃糠甜如蜜,李隆基的小王子、小公主们饿透了,也顾不得挑剔了,争着用手抓着吃,一会儿便吃得精光,还没有吃饱。看到皇上沦落到这个份上,百姓们都忍不住哭了,李隆基也掩面而泣,长叹天不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