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圣旨恐怕就是震惊朝野的太子李英谋反一案的宣判旨了。没想到此案跟辛如梦有关?
刘得道依稀记得,电视上太子好象是跟玄宗宠幸的武惠妃争权有关系。唐玄宗宠幸武惠妃以前,曾经宠幸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她们分别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后来因武惠妃得到隆宠,这三个妃子也相继失宠。于是李瑛、李瑶与李琚兄弟常为母亲不得宠而不乐,多次对武惠妃深有怨言,常常表露出不满的神色。
武惠妃多次被太子轻视,心怀不满。她的女儿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善于揣摩惠妃的心意,便每天观察李瑛有何短处,并向惠妃报告毁谤。惠妃向玄宗哭诉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他们母子。玄宗震怒,想要废太子。中书令张九龄以骊姬、江充、贾南风与独孤皇后等人故事劝谏玄宗不能废太子,此事遂作罢。
不久,张九龄被罢官,以李林甫取代其位。李林甫揣摩惠妃的心意,时常对她说寿王的好话,惠妃便对他相当敬重。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杨洄再次向惠妃构陷三位亲王,说他们三个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惠妃便设一计,派人去召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三王没怀疑也答应了。另一边,惠妃接着又告诉玄宗皇帝:&ldo;太子跟另外两个王爷要谋反了他们穿铁甲带兵进宫了&rdo;
玄宗自然不信,派人去察看,果真见三王带兵冲进后宫来了,玄宗震怒,马上找宰相李林甫商议。李林甫老某深算,不想参合其中,说:&ldo;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rdo;
玄宗震怒之下,便派宫中禁军抓拿三王。下定决心,废三王为庶人,赐薛锈死。一天之内,太子与二王被废,震动朝野上下。
三位王子虽然被贬为庶人,但心狠的武惠妃仍不肯放过他们,她深知斩草要除根这个道理。杀几个庶民对惠妃来说不算难事,但要把他们都杀了还不让人怀疑到自己头上,这个有点难办了。因此,她一边暗暗等待,一边命人部属好一切,机会一有就杀人
玄宗皇帝贬他们为庶民,说不定日后他冷静下来反悔了又招他们回来也不奇怪,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武惠妃心里着急,但也没个好机会下手。这事一直拖到开元二十八年末。
在一个夜里,三王难得聚在一起喝酒。突然一群蒙面人冲进来,把整府里的人包括李英等人全杀死,最后放一把火烧个精光这次某杀案明眼人都知道是武惠妃指使的,但自从杀害三位亲王以后,武惠妃多次见到他们的鬼魂,因此害怕成疾,大病不起。请巫师在夜里作法、为他们改葬,甚至用处死的人来陪葬,都没有用。最后惠妃因此而死,年三十八。太子一案也随着不了了之
以上太子一案的过程,全是刘得道在电视上所看到的,具体是否属实还须考证
二百五五章沉冤往事
这一宗十年前的太子谋反案跟阎变天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会把这张圣旨收藏在这宝贵的玉盒子里面,而辛如梦真的参与其中?刘得道满脑子的疑问。
一定有古怪,低头看手里那几封信全是一个叫李嗣谦的人写给严世日的信。刘得道已经知道严世日就是今日黄河帮帮主阎变天,李嗣谦好象就是原太子李瑛的原名吧。
刘得道按日期打开一封最早的信出来查看。信中的内容不多,大概是,李瑛遭到武妃陷害,贬为庶人。意志消沉,想报仇又恨自己无能为力。他在信中严厉叮嘱严世日好好跟随周羌修习武技,早日习成出来为他讨回公道。
到第二封信时已经是一年之后,李瑛在信中直言自己乃天子之后,却过的清贫苦恨,而贱人反在宫中逍遥。血仇不能报,有寻死的念头,为一让他牵挂的就是阿勇,他年将过十单纯无依,却跟着父亲受苦,恨也。随后寻问了严世日的基本修习情况,再次迫切他早日出来。
到了第三封信的时候又过半年,李瑛坦言武妃已经对自己动了杀机,将命不久已。因此他将阿勇托付给严世日照料,带阿勇远离京师,如果没有能力报仇的话,就让他过个平凡人安度余生
第四封和第五封信是同一天发的,那是在两个月后。两封信的内容大意是一样,李瑛很严厉的嘱托严世日快把阿勇带走,一定把他培养成才,为父报仇
刘得道看完这几封信,心里有些沉重。前太子李瑛真是个悲剧人物,作为当朝太子,却遭妒妃奸臣陷害,最后落的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想起阎变天以往种种的作为加上这几封信的内容,在脑子里输理一番,终于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出来。从这几封信的内容中,李瑛对严世日的语气,他们应该是亦主亦友的主仆关系。燕乘风的师傅说过,严世日是朝中一个大人物送他进血魂来修习武技。照此看来,那个大人物肯定是前太子李瑛,他虽然被废为庶人,在朝中原来的人脉关系还是有的,介绍一个亲随进血魂组织里去并不难。
第一封信中提到的周羌应该是血魂里最厉害的教官。李瑛送严世日的初衷很明了,想让他跟随最好的师傅,习成最好的杀人技能出来刺杀武惠妃,一雪前耻。严世日为了报答主人的栽培,一直很努力,短短三年间就把血魂基本的技能全部学会。不料武惠妃不能他如愿,提前派人刺杀李瑛等人。
之前李瑛也知道自己命在旦夕,因此坦然面对死亡的来临。唯一牵挂的就是儿子李勇,他退而其次,叫严世日带走他的儿子李勇,叮嘱他好好照顾。严世日带走李勇没多久,李瑛一家就惨遭灭门严世日最后还是在血魂里呆了两年,习成分筋戳骨拳后才离开京师,带着李勇到了洛阳改名为阎变天。皇帝为天子,而太子是将来接任的皇帝,他改名为变天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可能是为太子昭雪沉冤,也有可能是为了泄恨报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