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到1921年的春天,列宁才看清了形势。为了获得面包,他于3月8日召开了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所有影响农业的法令都被取消了。农民可以自由保有私有财产,雇佣劳工,自由处置和出卖他们的产品。这被称为他的&ldo;新经济政策&rdo;,‐‐一种从社会主义的后退。
在1921年11月5日写的一本小册子中[译者注:即《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575页。],列宁解释说,革命的方法,即&ldo;立即进行彻底地摧毁旧的社会经济体系&rdo;是一种错误。然而自从那年春天以来,&ldo;一种改良主义式的办法&rdo;已用来代替原先的行动办法,其目标是&ldo;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rdo;但&ldo;真正的革命家如果开始用大写字母开头写&lso;革命&rso;二字,把&lso;革命&rso;奉为几乎是神圣的东西,那他们就最容易为此而碰得头破血流。&rdo;无产阶级国家&lso;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rdo;是&ldo;商业&rdo;,就是&ldo;千百万小农和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rdo;
一年之后,列宁的又一本小册子《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译者注:同上,第4卷第660页。]问世。他把&ldo;新经济政策&rdo;与&ldo;国家资本主义&rdo;相提并论,把国家资本主义称之&ldo;非社会主义成分&rdo;。并且反问,是否应把这一成分看得高于社会主义?他的答案是:&ldo;国家资本主义虽然不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形式,但对我们和俄国来说,却是‐种比现有形式更为有利的形式。&rdo;而且,&ldo;我们当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认识到:如果我们先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那也许会更好一些&rdo;他接着又问:&ldo;在允许农民贸易自由之后,情况是怎样的呢?答复是清楚的,是有目共睹的,就是: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缴纳了这样多的粮食税,现在我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迫手段。……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轻工业无疑正处于高涨状态,而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工人生活状况的改善是毫无疑问的。&rdo;[译者注:同上,第4卷660-665页。]但重工业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它仍是处在国家垄断的状况中。
尽管已有这种进步,列宁在1923年3月2日又写了他的最后一篇文章,题为《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译者注:同上,第4卷第698页。]可见列宁是一个清醒的人。
他说:&ldo;在第一个五年期间,我们脑子里充满了不信任和怀疑。我们对那些过分哆叨,过分轻率地奢谈什么&lso;无产阶级文化&rso;的人就不禁要抱这样的态度: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够有真正的资产阶级文化也就够了。……我们国家机关的情形,即使不令人厌恶,至少也非常可悲,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认真考虑怎样来克服它的缺点。……我们应当及时放理智些,……应当想一想怎样检查我们的前进步骤,这种步骤我们每小时都在倡导,每分钟都在实行,而后来每秒钟都在证明其不扎实,不可靠和没有被理解。……为了改善我们的国家机关,我们已经空忙了五年,但只不过是空忙而已,五年来已经证明这是徒劳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这种空忙使我们徒具工作的外表,实际上搅乱了我们的机关和我们的头脑。终于应该改变这种情形了。我们应该遵守一条规则: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我们应该遵守一条规则:与其匆忙从事而毫无希望得到优秀人材,倒不如再过两年甚至三年好些。……大家都知道,再没有比我们工农检查院这个机关搞得更坏的机关了,在目前情况下,对这个人民委员部没有什么要求可提。……如果不准备忍受一切,不准备花几年工夫来做这件事情,那最好是根本不做。&rdo;[译者注:同上,第4卷第698-702页。]
第十一章苏联的革命战争
jfc富勒[英国]
[出自《战争指导》]
一、政治与战争
二、列宁和克劳塞维茨
三、第三(共产)国际
四、和平成为革命的工具
一、政治与战争
苏联的政治关系,无论是对内部的还是对外部的,都是与那些原始部落内部和原始部落之间的关系相似。关于原始部落的关系,我们在本书第二章第四节里已经探讨过了。为了要生存,&ldo;内集团&rdo;(即共产党)就必须团结一致,服从权威,以便能全力以赴,共同对抗&ldo;外集团&rdo;(即资本主义)。对于部落集团和革命派说,&ldo;毁灭或是被毁灭&rdo;是他们的主要口号,而且象是处在动物世界一样,战争与和平之间没有区别。由于这一原因,就如狄克斯特先生所说的:在苏联的战争中&ldo;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政治性武器和军事性武器的相互交替使用。在莫斯科的一个和平攻势,在华沙的一个文化会议,在法国的一次罢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一次武装叛乱,在希腊和朝鲜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入侵行动,‐‐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统一的战争中的各种不同的工具。&rdo;[作者注:狄克斯特:《克劳塞维茨与苏俄战略》(1950年版),&ldo;外交事务&rdo;部分,第29卷第1册第41页。]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战争与和平不过是一种经常不断的阶级斗争中的个别阶段。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ldo;有时是隐蔽,有时是公开的斗争,每次结局若不是全部社会结构受到革命改造,便是各斗争阶级同归于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