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9,这便是我所拿出来的最新一个型号的量产uh……的试验机……的原型。
不仅仅是因为原本的打算,“蛟龙”在实战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我打定主意使用f9作为蓝本的一个原因。9月十9日东海上的冲突之中,两队“蛟龙”的最主要的火力输出,不是那六台标配火力装备型号,而是两台队长机。“蛟龙”的标准火力配置,是一柄粒子枪加上一门电浆炮,分别为“蛟龙”的原型里谢尔的常规机和队长机的标配武器,我在“蛟龙”上面同时装备了这两件武器,粒子枪枪身相对较短,适合于机动战,电浆炮炮身长,威力强劲,适合于炮击,但是,这样的配置,对上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敌机依然不够用,在当日的冲突里面,面对着数量多一倍的敌机,八台“蛟龙”完全是依靠着占据足够优势的机动性能才拿下了战斗的胜利,而第二世代的“白云”完全没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存活而全部被击落。
而这次的战斗,也都是依靠着两台“蛟龙”队长机装备的精灵光束炮才获得的胜利,被打掉的十八台敌机之中,足足有十六台是两名队长的战绩,连接着精神控制系统的精灵光束炮,完美的达成了设计的要求,不用将炮口对着目标,只要距离足够,哪怕是炮口和目标偏了九十度都能照样打中,可以改变轨迹的光束,加上强大的出力和收束,面对着对方的第二世代的改装型“打铁”完全是一炮一个,只要开火就会将之击落,作为军用型“is”的武器,使得绝对防御完全无法抵挡,就算是对方的不知名第三世代的is吃上一炮都会将护盾能量给削的差不多,被其他机体随意补上两下就能直接打爆绝对防御,然后被打下来。
虽然当日的“蛟龙”的性能比起对方的第三世代is要高出一筹,但是却因为装备时间过短,驾驶员和机体的磨合期不够的缘故,导致性能并不能完全发挥,比起对方的第三世代is,也就是机动性上占据了优势而已,而且,这种优势在对方的数量面前也只能自保而已。真正将对方震慑住的,还是那两把精灵光束枪罢了。若不是两名队长技艺精湛,在战斗之中接连击落对方的is仿若打靶,占据优势的对方又怎么会自乱阵脚而受到了那样大的损失呢。
在这场战斗之中,比起“蛟龙”的性能更加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两名队长手中的精灵光束炮了。这种发射之后可以依靠精神控制来改变光束方向来导向目标的武器,按照现有的is世代分级的标准,可算是第三世代后期型的武器水准——不算上给它加上塞克缪骨架之后的升级功能,而它的制造难度,也是超越了第三世代后期级别的。从“蛟龙”定型的同时,精灵光束炮就已经被我捣鼓完毕,这两种东西,同样都是依据郭嘉现在所能达到的技术可以制造的产品。从它们定型完毕开始生产到9月十9日的东海冲突,时间跨度有两个多月,在这个时间里面,“蛟龙”一共生产了十台,除了两台留作实验研究之外,剩下的八台全部投入了这次的冲突之中;而精灵光束炮呢?两个月里面一共只造出来了三门,其中还有一门性能不过关的次品被打回去,合格的两门也同样投入进去,然后取得了瞩目的战果。按照已知的记录,is的装备过的武器之中,除了当初的“白骑士”装备的武器之外,初次实战的战绩也就数这两门精灵光束炮最优秀了。
但是,这玩意现在没法作为量产武器,而在东海的冲突结束之后,这两门精灵光束炮就被妥善的处理,配置于安全状态下的“蛟龙”上,然后成为了郭嘉和别国讨价还价的一个资本。
所以说,虽然这边参加这次研制的成员一致认为能够让新型机装备上这种武器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把精灵光束炮的量产的数据给他们一,就一个个的都不说话了——这玩意的造价比“蛟龙”便宜不了多少,那边能够拿出两门来用就已经是舍得了,要是想要在新型机上面全面装备这种东西,那得等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再说,这东西也不见得就那么好,我准备的这第三种量产uh的试验机已经完成了,以f9为蓝本的这台uh,自然也有那门杀器级别的武器:变速光束枪vsbr。作为is的身份公开的“蛟龙”所装备的精灵光束炮,现在又是一件女性专用的机体的专用武器,那么,作为这次的男性用机体的选型,自然要有那么一种至少可以与之抗衡的武器,而vsbr这件武器,被我拿出来作为抗衡精灵光束炮的东西。
f9这机体,对于uc历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凶残玩意,比起之前的那两个型号的量产uh试验机,杰斯塔蓝本的那一型在这东西面前就是个渣渣,量产牛在这东西面前也没有多少还手之力,也就被我脑子一热改装出来的那台海牛蓝本的专用uh还能和这东西一战,还要驾驶员的实力。
虽然作为和is的体型差不多的uh,使得海牛蓝本和f9蓝本的uh的体型上没有多大差距,不能体现出原版之间那种因为体型而产生的机动性区别,但是,两种机体的配置,使得这型以f9为蓝本的uh的推进力和性能,都远远的凌驾于之前的两型,这个型号的uh比起海牛蓝本的那台来,正常状态下机动性不相上下,而在开了那个众所周知的模式之后,就算是不加限制的“虬龙”也无法追上它,这就是蓝本之间的代差。
原本让男性也能驾驶is的目标现在通过uh来实现,而在这次的研制之中,由郑力带领的这只测试驾驶员队伍,并非都是全员超人的配置,而是选择了几个级别的身体机能的成员一同参与进来,来测试这次选定的量产uh的通用性能。所以,第一型的杰斯塔蓝本的uh,所有的驾驶员都能操作掌控;第二型的牛系列蓝本的uh,就刷掉了两个身体最差的成员,;而这次的f9蓝本的uh,却又重新让所有的成员又全部都能通过常规模式下的uh的操作了,这便是这种uh的优势所在了。
和蓝本的f9一样,我在这一型的uh上面装备了由零系统和塞克缪系统弱化之后混合机能的新型辅助操作系统来模拟f9的生物电脑,这种新型的系统的辅助效果极为突出,配合上从我之前制造的那台用来实验惯性制御系统的以rx05三高达为蓝本的uh上面测试的惯性制御系统的弱化版之后,使得机体的可操控性十分的突出,这使得这种uh的驾驶员的选择范围更加的广泛,从而更加符合量产的要求。
只不过,那个喜闻乐见的模式一开,事情就完全两样了。
当第一个上去试驾的郑力下来之后,便直接把一半的测试驾驶员给直接排除在试驾成员之外——他自己就直接在巨大的地下试验场里面开着恒定了最大机动模式的uh四处碰壁,差点把脸面给丢干净——传说中的最大机动模式,开动起来比起“虬龙”的ntr模式还快一大截,虽然这里的试验场的尺寸不小,但是对于初次驾驶这台uh的驾驶员而言还是太过狭窄了,想要能够控制它在这种地方自由活动,就必须要生物电脑的辅助才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没提醒他要使用生物电脑的辅助,也就是想要无辅助状态下的驾驶员在面对这种性能时的表现。来这玩意不用辅助还真心不行,最大机动模式之下不仅仅是机动性的大幅提升,还使得驾驶的难度大幅提升,正常状态下的操作幅度,在这个模式之下就会变得过火,这也是试驾的郑力满场撞墙的最大原因。
问题虽然已经有了一个结论,但是,要彻底搞清这个模式之下各种问题,还是需要充足的实际测试数据。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面,被测试驾驶员长官的郑力留下来这些水平很高的成员们,一个个的全部都在这台固定了最大机动模式的f9蓝本的uh上面碰壁,纵使被提醒、在边上旁观过,也都是一样——这个机动性已经不是谨慎就能够控制得住的范畴了。
接下来,生物电脑正式登场,一下子就将这台没法控制的野马给驯的服服帖帖。能够来这里参加测试的驾驶员每一个都是精英,实力的差异只存在于他们自己内部,对于外人而言,这都是一群超群的角色。因此,不仅仅是之前这些驾驶过它的成员,还包括被郑力之前刷下去的很多人员,在生物电脑的辅助之下,都能够较好的控制住这台uh,最大机动模式再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虽然它依旧是难以控制。
在这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的紧张的测试和修改,这次的秘密的“is”研制工作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之前第一个型号的以杰斯塔为蓝本的uh,因为结构简单,利于生产,外加性能也是相当不错,最主要的还是它不需要像真正的is那样需要is核心就能发挥出第二世代末期is的性能(这还是在初步的实验之中得到的结果,尚未像已经装备的成品机体那样经过各种改造,完全是一款阳春机),而且比起现有的第二世代is来,造价上面可是有着堪比白菜一般的优势;所以,纵使是性能上有着一定的遗憾,它依旧被决定量产,作为低端配置,以“男性专用的量产is”的名义进行量产,一部分加上性别认证锁定,然后公开作为新型机;而其余的部分将会不设置性别认证进行秘密的储备和配置,用于训练和配属男性驾驶员。这种型号的命名为“铁骑”。
第二个型号的量产型牛蓝本的uh被打了回来,这东西的性能倒是很不错,两种空间型机动兵器很是亮点,但是,生产性却不足,造价上面也有不小的问题,性价比不够高,虽然留存了技术资料,但是,完全不能作为量产型存在,以后,可能也就只能作为特制的特装乃至试验机存在。倒是经我手改装出来的两台牛蓝本和那台海牛蓝本的已有机体,被上面运走,然后不知道给配置到哪里去了。
然后,便是这型f9蓝本的uh了。
毋庸多说,它成为了高端量产的uh,正式的作为精锐部队的专用机型。比起牛蓝本的性能高,比起那台已经成为中国is的标志的“虬龙”还要强的性能,造价上面的问题也是可以经过大量的努力而控制下来,而且还有着相当广阔的改进前景,在测试阶段就已经被技术组捣鼓出了一种全新的完全改进的方案,对于日后的技术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f9蓝本的uh将会作为真正的主力,在世界改变之前,全部交由男性驾驶,成为真正的男性专用机。因此,它便成为了男性专用机量产计划的真正胜出者,开始进行确定的量产和配属,首批配属这种高性能机体的部队,便是郑力带来的这只测试部队,而这种uh,将被命名为“天兵”。
省略情节,继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