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近代中国史纲哪个版本好 > 第94章(第1页)

第94章(第1页)

唐胥铁路完成后,一八八一年英使要求中国如办铁路,须借英款。不久法、美、德亦各有所请。一八八五年中法天津条约,许法国以办理铁路的优先权。唐山至津、沽的工程师既为金达,一切采行英制,英国实已占先。李鸿章于通车后,立请再自天津接修至通州,名曰津通铁路,向英国进行借款。为使慈禧、光绪得以亲睹,先已于京师修了一条长约二英里的小铁路,可谓煞费苦心。然仍不能杜反对者之口,引起了一八八九年一月一场轩然巨波。初反对的为几位御史,最大的理由为铁路有害于国,有害于民,其利仅在洋人。铁路一成,险要尽失,通州密迩京师,又万不可修筑。正在此时,宫门被火,认为是天意示惩,不以铁路为然。政府中有地位的尚书翁同龢、孙家鼐、军机大臣孙毓汶等数十人,同声请求停造。有的系由于政治上对李不满,如翁同龢、孙毓汶,有的是怕经济利益受到损害。通州为运河终点,如运河为铁路取代,一向倚靠漕运为生及借漕仓舞弊的,失其凭藉,所以反对者之中亦有仓场侍郎。把持天津至通州舟车之徒,及沿途以偷米吃漕为事的痞棍,更是极力滋闹,反对者愈加有词,诋李不恤民情,势将引起意外。李十分愤慨,致书醇亲王,谓:&ot;办天下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是误事。……所愿当路诸大君子,务引君父以洞悉天下中外实情,勿徒务虚名而忘实际,狃常见而忽远图。&ot;诏命海军衙门及军机大臣会商,并命沿海重要当局筹议。海军衙门、军机处及刘铭传支持原议,两广总督张之洞别有新的方案。

张的方案为缓造津通铁路,改筑自芦沟桥至汉口铁路,以贯通南北腹地,使土货可出、机械可入,不仅利商利工,乡间农产与制作,亦得以远行,又可利农。&ot;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ot;利国与利民实相表里,张之立论重点在民生经济,同时亦及于国防,仍为富强兼顾。李一样注意二者,惟规划不及张之宏远,认为须就力之所及,出之以渐。张反对借款购铁,主自行积款制铁。李并非根本不赞成张之建议,只说张的办法过于迂阔,仍主购用外洋铁轨,分南北两段试办。经费分商股、官款、洋债。朝廷大体采李的主张,一八八九年,调张为湖广总督,命与李会同海军衙门筹办。但张的制铁计划非短期可成,李于此一铁路又乏热忱,仍谋修造东北铁路津通线作罢,芦汉线亦因之搁置。

近年日本对朝鲜窥伺愈急。俄国复有筑西伯利亚铁路之议。中国对东北边防益为重视。一八九〇年,李鸿章等议朝鲜事宜,其一即兴办铁路。路线为自唐山东出山海关,至于沈阳,以达吉林。一八九一年,派李鸿章为关东铁路督办。是年,俄国正式宣布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法国要求承办关东铁路,期与联接。总署允将桥梁及车辆所需铁料归法商供给。所需之款初与奥国商洽为成,为顾虑俄国作梗,亦不便向英国借贷,不得已而缓修芦汉铁路。将每年原拨之二百万两,改用于关东铁路,以金达为工程师。俄国终不愿中国建筑此路,又恐英国的势力侵入东北,仍多方为难。一八九二年自唐山修抵山海关,翌年东至关外中后所(绥中),以中日战起,所有铁路一律停办。无论如何,天津至山海关附近总算通车,为一八九四年前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约二百英里,然已得之不易。

五、炼铁及纺织工业

机器局、造船厂所需的煤铁,俱来自外洋。一八七二年李鸿章已谓&ot;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闽、沪各厂,日需外洋煤、铁极伙,中土所产,过不合用,……无怪洋铁销售日盛&ot;。开平煤矿解决了燃料问题,但不曾解决材料问题。中国铁矿既未开采,炼铁亦非咄嗟可办,均要相当的时间与财力、技术。但枪炮制造,急不容缓。机器局须推广设置,铁的需要数量随之而增。一八八五年三月,中法战争尚在进行之时,左宗棠力言必须另开大的铁矿,添置机器,从事炼冶,始可免向外洋购买。最后促成其事的为张之洞。

张之洞于一八八四年受命督粤,北圻前敌军火多赖他接济,不惜重金分向欧、美广求利器,但十分艰难,种种吃亏。战后决将广州机器局扩充改新,自行采矿炼铁、作根本之图。广东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铁器出口,他以为两广产铁不少,广东铁质优良,不必再行开矿,即可设厂炼铁,遂开始筹备。初拟修造芦汉铁路时,每年进口之铁约值三百万两,如仍取之海外,则漏卮太多,主张先行积款、采铁、炼铁、教工,待新铁之采日旺,旧铁之炼日精,积款已足,路工已娴,再行开建,朝廷从其所议。时张已向英、德定购机器,延聘矿师、洋匠。及张调湖广总督,他的继任者说是广东的铁砂不丰,财力亦难负荷,不主在粤建厂。既有此阻力,张得知湖北有大冶铁矿可开,欲一手完成炼铁事业,即请将所定机器移至湖北,厂址定为汉阳,时为一八九〇年六月。此即日后举世闻名的汉阳铁厂的由来。

除原有的机器外,张之洞又自比利时添购,工程师中有英人亦有比人。汉阳铁厂的主要任务为制造铁轨,其后芦汉线虽然暂时缓办,关东线又开始兴筑。一八九三年十一月,铁厂告成。一八九四年开始出铁,每日一百吨。此时全亚洲皆无铁厂,上海各报大事宣传。究之实际,成本过高,品质又不见佳,并不能与洋铁竞争。支援制造枪炮为汉阳铁厂的另一使命,至一八九五年,尚无所成。统计六年内用款达五百数十万两。规模较上海、天津两局为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