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胡适口述自传中所描述的市场思维模式是说明什么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这就是我在美国留学期间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方面。再后来,全世界的学生都蜂拥来美进各大学和研究院留学,这种经验自然就更为丰富,而国际间的接触和了解,自然就更为扩大了。上面我已经提过,我参加世界学生会的活动,实不限于康乃尔一隅,同时也有国际性的一面。

康乃尔的世界学生会原是&ldo;世界学生会联合会&rdo;(theasciationofsopolitancbs)的一个支部。而该联合会又为一规模更大的国际学生组织&ldo;兄弟同心会&rdo;(rdafrates;brothersatheart)的支会。这一国际性组织不特包含南美洲的学联,并且包罗了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学生。

此一国际学生组织曾于1914年在绮色佳举行年会。我那时是义有地主之谊的康乃尔分会的会长,对此一&ldo;国际学生大会&rdo;(theternationalngresfstudents)颇事奔波,因而对国际学生的接触也就更为广泛。

我到今天还记得,我们康乃尔分会的&ldo;会训&rdo;便是:&ldo;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rdo;这句话原为康大史学名教授葛得宏&iddot;斯密斯(goldsith)的名言。斯氏原为英国人,是康大早期的名教授之一。他对康乃尔一往情深,因而慨捐巨款为康大文学院建造大楼,命名为葛得宏&iddot;斯密斯大楼(goldsithhall)。那是一幢壮丽的建筑物,也是校园内建筑群的中心建筑。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3)

以上便是我个人对&ldo;世界主义&rdo;的亲身体验。我特别想谈谈,在那些年的动乱世界里,我自己那些年投身于世界和平运动中的个人活动。我在美国留学前后七年,自1910年至1917年。最初四年尚无战事;后三年‐‐1914年至1917年‐‐则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亦即美国参战前的三年。这三年也是中国国运中最受考验的三年,因为中国当时承受了日本不断的压迫。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两年,英日两国结为同盟。日本既为英国的盟国,第一次大战爆发时,日本也就以英国的盟国关系而对德作战,向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青岛进攻。

占领了青岛之后,日本复于1915年1月向中国提出&ldo;二十一条要求&rdo;。日本的要求本是秘密提出的,结果这一秘密被&ldo;泄漏&rdo;了,由美国新闻界传了出来。我想这是中国外交部故意把它泄漏的7。消息既出,则全世界也就注视到中国对这项无理要求的反应,所以当我留美的最后三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三年,也是中日邦交上最不愉快的三年,我个人对当时的国际问题也颇加思索。

其后好多年,我都是个极端的和平主义者。原来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受老子和墨子的影响。这两位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我的影响实在很大。墨子主&ldo;非攻&rdo;,他的&ldo;非攻&rdo;的理论实在是篇名著,尤其是三篇里的《非攻上》实在是最合乎逻辑的反战名著;反对那些人类理智上最矛盾、最无理性、最违反逻辑的好战的人性。

老子对我的影响又稍有不同。老子主张&ldo;不争&rdo;(不抵抗)。&ldo;不争&rdo;便是他在耶稣诞生五百年之前所形成的自然宇宙哲学之一环。老子说:&ldo;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do;他一直主张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老子总是拿水作比喻来解释他的不抵抗哲学。老子说:&ldo;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rdo;

老子对我幼年的思想影响很深。记得我在1909年(清宣统元年,己酉)作了一首咏&ldo;秋柳&rdo;的诗。这是一首绝句,在这诗前的小序上,我写道:&ldo;秋日适野,见万木皆有衰意。而柳以弱质,际兹高秋,独能迎风而舞,意态自如。岂老氏所谓能以弱者存耶?感而赋之。&rdo;8

我作这首小诗还不满十八岁。我引这篇小序来说明我幼年便深受老子的教义和墨子非攻哲学的影响。

后来在学生时代,我读了耶稣教的《圣经》,尤其是《新约》。在《福音》里我体会到对邪恶魔鬼不抵抗的基督教义,以及人家打你右颊,你把左颊再转过去让他打的道理,都和我国老子不争的理论有极其相同之处。加以我又认识一批[极端反战的]教友派的朋友,使我对幼年的信仰益发深入。所以我个人对不抵抗主义的信仰实发源于老子、耶稣基督和教友派基督徒的基本信仰。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了。这一年我正由康乃尔大学毕业。那时我已对国际和平运动十分热心了,并与当时一些活跃的和平运动人士如乔治&iddot;讷司密斯(enasyth)、路易&iddot;陆克纳(louisplochner)、约翰&iddot;墨茨(johntz)等人往还。讷司密斯是康大物理系刚毕业的一位教友会家庭出身的青年。康乃尔结业后,他便在波士顿的&ldo;和平协会&rdo;(peacefoundation)工作。陆克纳则任&ldo;世界学生会总会&rdo;的总书记。约翰&iddot;墨茨则是一位德国籍的和平主义者。和他们往还,使我深信,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和平是可能实现的。所以当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间爆发时,我真是惊诧不置!震悸之余,我实在不相信战争真会打起来。因此我花了好多天时间去阅读和研究这场战争如何爆发的前因后果,并写成一篇长文保存在我的日记里作为我自己的参考。我阐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之经过,以及德国如何侵犯了比利时的中立,终使英国对德宣战。比利时的中立便是个不抵抗哲学的具体例证。关于比利时的抵抗德国的智与不智的问题,那些和平主义者之间,颇有争论。所以比利时为中立被犯而奋起抗德一事,实是对不抵抗哲学活力如何的一个实际考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