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口述自传》作者:唐德刚【完结】
图书简介
本书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远在传文之上。
七十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先看德刚,后看胡适」。唐先生在这些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养见识具有难得一见的才情风致,
真正让人有读其书想见其人的钦慕之感。就写作的体裁来说,本书倒不失为别开生面、自成一格的学术性的自传。
也是一本简单明了,童叟无欺,而包罗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
写在书前的译后感(1)
在动手翻译这本小书之前,我曾遵刘绍唐先生之嘱,先写一篇&ldo;导言&rdo;或&ldo;序文&rdo;。谁知一写就阴错阳差,糊里糊涂地写了十余万言;结果自成一部小书,取名《胡适杂忆》,反要请周策纵、夏志清两先生来为我作序了。
在我写那篇序的期间,我对这本小书的英文原稿已经有二十年未去碰它了。我想原稿既然是我以前一个字一个字整理出来的,纵是倒背我也可倒背若干,翻译之前来写篇序,也用不着先读原稿再动笔了。所以只有在《杂忆》脱稿之后,我才又把英文原稿细读一遍;距上一次的细读,是整整的二十个年头!
二十年前我对这篇稿子的看法,大致有三点:一、它的内容根本没有什么新鲜的材料;二、它反映出胡适晚年期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什么出入‐‐说胡适的思想前后一致也好,说胡适没有进步也好;三、不过就写作的体裁来说,他这部小书,倒不失为别开生面、自成一格的&ldo;学术性的自传&rdo;。
十八年过去了。两年前我写《胡适杂忆》时,印象中强调的还是这三点。可是最近一年来,我对我以前的看法,渐次觉得有修正或补充的必要。这不是近一年来,&ldo;胡适&rdo;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也不是我自己对胡氏的估价发生了什么&ldo;今日&rdo;对&ldo;昨日&rdo;的挑战;只是胡适之是位&ldo;实用主义者&rdo;,一辈子看重&ldo;实用价值&rdo;,因而以这本小书对一般读者的&ldo;实用价值&rdo;来说,那它在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倒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笔者说这句话,也是近一年来,面对海外中国知识界的实际现象,有感而发:
最近一两年来,由于报章杂志上,对胡氏生前一些有趣的小问题‐‐如学位问题、恋爱问题等的讨论,甚或辩论的关系,&ldo;胡适&rdo;往往又变成一些学术上和社交上谈话的题材。在这些场合里,我也在无意中发现,那些自港台来美的&ldo;知青&rdo;‐‐包括很多我自己的学生‐‐对&ldo;胡适&rdo;这个命题已十分陌生。他们之间好多都能写一手好的白话诗文;但是&ldo;胡适&rdo;与&ldo;白话诗&rdo;、&ldo;白话文&rdo;,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他们就不知其详了。至于什么&ldo;实验主义&rdo;、&ldo;杜威&rdo;、&ldo;罗素&rdo;……什么&ldo;乾嘉学派&rdo;、&ldo;言字解&rdo;、&ldo;吾我篇&rdo;、&ldo;问题与主义&rdo;……那就更不必说了。总之那样活生生的一位&ldo;天下何人不识&rdo;的&ldo;我的朋友&rdo;,现在已渐次被历史的潮流淹没了‐‐淹没得如此之速!
最糟的要算是最近才从大陆上出来的一些&ldo;知中&rdo;了。我们偶尔聊起天来,他们所知道的有关&ldo;胡适&rdo;的旧闻就更少了。其中有些极有成就的科技专才,竟然对&ldo;胡适&rdo;和&ldo;胡适之&rdo;是否同一个人,也发生了疑问!
适之先生是笔者所熟识的、最看重身后之名的一位前辈。他老人家的&ldo;身后之名&rdo;消逝得这样快,该是他生前所未曾想到的罢。
最近笔者接到老朋友朱文长教授的来信。他说他在看《传记文学》的胡适自传时,是&ldo;先看德刚,后看胡适&rdo;。骤读此信,我会觉得是老朋友对我错爱了。其实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像朱文长教授那样,当年在大陆上受大、中学教育,今日流落在海外教书的&ldo;知老&rdo;,胡适这本小书上的哪一句话,他未看过‐‐甚至听胡氏亲口说过‐‐十遍八遍乃至更多遍呢?
俗语说:&ldo;话说三遍如烂草!&rdo;读书亦何尝不然?纵是胡适著的书,读过听过三、五、十遍,也会变成一堆烂草,朱教授也就不要去&ldo;先睹为快&rdo;了。至于我这位无名作家,不管我写的是怎样地&ldo;瞎扯淡&rdo;,但是总归是朱教授&ldo;尚未寓目&rdo;的闲文、闲书。他老人家如史席有暇,和娘子一起来翻翻&ldo;报屁股&rdo;,消遣消遣,那我的&ldo;瞎扯淡&rdo;,自然也就在&ldo;先看&rdo;之列了。余小子如不知轻重,把这句&ldo;朱子语录&rdo;当真,而自觉&ldo;老子文章赛胡适&rdo;,那我岂不是一名天大的阿q吗?
须知胡适之先生生前在中国享盛名,历四十年而不稍衰。因此他的一生,简直就是玻璃缸里的一条金鱼;它摇头摆尾、浮沉上下、一言一笑……在在都被千万只眼睛注视着。稍有一点关于&ldo;胡适&rdo;的小故事,在报章杂志上不是&ldo;头条&rdo;,也是&ldo;花边&rdo;。全国上下‐‐尤其是茶余酒后‐‐对他都有极浓厚的兴趣。
以前的娱乐场中有句俗话说:&ldo;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rdo;因而就&ldo;看胡适&rdo;(hhihwatchg)这宗娱乐项目来说,它和&ldo;看梅兰芳&rdo;实在是大同小异的。会看的专家和艺人们,便看其&ldo;门道&rdo;;一般遣兴的观众和读者,则看其&ldo;热闹&rdo;;而大家争看的兴致则是一样的。笔者不敏,当年在大陆上,夹在千百万&ldo;知青&rdo;之中,争看这场&ldo;热闹&rdo;,也是自七八岁就开始的。我想和我平辈或长一辈的中国知识分子,那时也是人人如此的。试问我们这一辈以前在大陆上受大、中学教育的人,哪一位不能对&ldo;我的朋友&rdo;,品头论足一番呢?既然大家对胡适之都很熟悉,也各自有一套主观的看法,那么一旦&ldo;朋友&rdo;不要了,把老胡适拖出来咒骂一通,则人人皆可骂出一套来‐‐骂得个痛快淋漓,骂得他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