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春风十里是真的吗 > 第299章(第1页)

第299章(第1页)

我也不知阿平的意图,看着像是有话要说。

他在台下轻握了我的手,然后浅声开口:&ldo;今夜月圆中秋,朕将众位爱卿唤来一聚一是乘此佳节共乐,二是有一事要宣布。&rdo;

心头一顿,隐有预感他接下来要说的事会引起轩然大波。

只听他缓缓而道:&ldo;朕自登基起已有数月,得亏众臣倾力扶持,然储君之位一直空悬,是故乘此良辰美景之时特宣布封嫡长子朱文奎为太子。&rdo;轻顿了下,扬声而令:&ldo;朱文奎接旨。&rdo;

老实说不是他提出来,我都快将小元儿那大名给忘记了,所以这个当头一惊的消息出来时我没反应过来的,直到见燕七抱着小元儿走出人群,并在当下跪倒时,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只听身边人朗声而宣:&ldo;今特封嫡长子朱文奎为皇太子,以此圣旨为立。&rdo;

随在他身边的宦官将一早就捧在手中的长礼盒打开,刚才过来时我就有看见,但并没多想,只当是宴席上要用的什么物件。明黄色圣旨被取出,宦官展开后先扬声:&ldo;众臣接旨。&rdo;底下四方除了吕妃外,朝臣哗啦啦一片全部跪倒在地,我本也该起身行礼,但被阿平给摁住了手没让起来,只得与他相谐坐在椅子上静听那道圣旨。

第268章中秋宴(2)

宦官尖细的嗓音高声诵读:&ldo;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rdo;读了很长一段话,而且很拗口,我也没听仔细,心神在阿平颁布旨意时就变得复杂。

这件事他完全没有与我商量就下了决定,就是说他让我举办这个中秋夜宴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这。虽然元儿是他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册封为太子也不奇怪,但此等大事怎么会完全不知会我一声?

回神间听见公公读到了尾处:&ldo;于建文元年十月十八日、授朱文奎以册宝,立为皇太子。以东宫正位,重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钦此!&rdo;

底下群臣齐声而喊:&ldo;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do;

一旨立成,从此元儿便是大明朝的皇太子,从而更加奠定了我这个皇后的地位。相信阿平有此决断的原因就在于此,他要让群臣看这个被他们言辞间轻看的女人,是储君之母。

圣旨递过去时燕七没有接,只是小声提醒元儿去接圣旨。应是如此大事,但不能代领。元儿很懵懂,并不知发生了何事,跪在燕七的身边小脑袋左右看着,不过最后接住了公公递给他圣旨,至此算是礼成。

元儿被送至了上位到我身边,他爬上我的腿坐下后就在那翻弄圣旨。底下朝臣们自是逐一上前一番表述,大多是夸赞太子殿下天资聪颖,将来必为天下明主的恭维话。

阿平只是跟朝臣们共饮了几杯酒后便携我离席,小元儿本想一同带走,但吕妃突然开口说想与小元儿处一会。阿平微默了下,没有反对,只命燕七与云姑等人留下伺候。

没有让备撵车,乘着月色明亮便缓步而走,身后的喧嚣逐渐回归夜晚的宁静。

&ldo;你无需在意那方太傅所言。&rdo;

听见身边人突然打破沉静,我微怔了下,继而摇了摇头:&ldo;我没有去理会。&rdo;

&ldo;那怎么不说话?&rdo;阿平浅声追问。

我想了下,逃避解决不了事情,该面对的总归是要面对的,事实上此刻我的心中很是复杂,选择了坦言:&ldo;我沉默是因为在想你究竟承受这种压力多久了?从那方太傅言谈间可以听出来他已经不止一次向你上奏了吧。&rdo;

他并没正面回答我,只道:&ldo;朝事我自有定夺,你无需太过担心。&rdo;

眉宇轻蹙了又展开,仰起头看天上那轮圆月,轻声浅问:&ldo;阿平,你觉得当这个皇帝开心吗?&rdo;站在最高处是觉得权力至上的感觉好,还是,高处不胜寒?

他的回答是:&ldo;我没得选择,既然走上了这个位置就只能有所割舍。&rdo;

言外之意便是不开心的,是啊,当自己的意愿被归置到最小,一切都得从国与民的角度来考虑,怎么可能开心呢?&ldo;其实当你走在这个位置的时候,一定发觉权利并不如想象中的大,也不是当真整个天下都以你为尊。朝廷上的臣子们虽然对你俯首称臣,但他们也可以向你提出你不愿意而为的进谏,甚至在你提出否决后,他们还会以为君为天下之名来要挟你,而你却没法像个昏君似的一意孤行。&rdo;

握着我的掌霎时一紧,随后听见他道:&ldo;兰,你真是大胆。&rdo;

&ldo;我不是大胆,是因为在与你说话。&rdo;

昏君两字怕也就我敢直言不讳地说出来了,确如我所言,因为是阿平我才会如此说,若是之前的朱元璋这两字我会生生咽下。

朱元璋的生平好坏我不予评价,但是自个男人在当上皇帝后所经受的压力我却能够看得清晰。几乎夜夜都秉烛看奏章,处理朝事,偶尔闲暇也不能轻松度日,总是要拟定一些决策。

我有看过他拟定的那些决策,都是一些对朝廷该如何改革,对国家又该有什么变动,然后是分析这些决策若公布出来后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是利是弊一条条都写得十分清楚。可见他做每一个决定都得慎重其事,不能有偏差,否则留下一世骂名的是他这个皇帝,而不是那些&ldo;忠于进言&rdo;的朝臣。

相反过来,朝臣们倒是可以打着忠君之名来向他上议,假如只是一个朝臣进谏被驳回那还可显示皇威浩荡,但假如所有的朝臣都向他进谏而再被驳回,那么便是一棒子倒打过来称他为昏君。所以当那方太傅在宴会上提出来时,我就知道阿平肩承着压力有一段时间了。

以前可能不知道,现在我最清楚天下什么职业最头疼,就是这个人人梦寐以求、以为是最高权利执掌的皇位。他站在风口浪尖里,做错一个决定会有朝臣百姓指责,哪怕不想纳妾都会被指责为不绵延子嗣。

我其实觉得全是苟谈,你们这些官员该做的是如何让这个国家富强、安宁,人家皇帝的私生活跟你们有一毛钱的关系?人家小两口自己过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为什么要被你们拿到桌面上来讨论?这多管闲事管得也未免太宽了点吧。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只是不好拿出来说而已。

&ldo;阿平,我没法给你提什么建议,因为关系到我。我的态度一早就跟你表达过,在这可以跟你说不会改变。但是也不想给你施加任何压力,将来会怎么走向我也不知道,有时候很多事可能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吧。今晚你将元儿册封为了太子,短期之内应该能堵住那些老臣的嘴。&rdo;

我没法肯定阿平一定不会受朝臣压力而妥协,尤其是当江山与我放在天平秤上让他必须二选一的时候,怕是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抉择。

并不是说他一定把江山看得比我重,而是这个江山延续的是他朱家的责任。并且,朱元璋还曾命他以我发毒誓,单是这一点他也不敢有所违背。

分析来分析去,发现&ldo;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rdo;在这个时代未必实现不了,但是在这座皇城里却很难生存。它需要两个人共同去扛那巨大压力,且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坚定不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