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老朱家这边一切都挺正常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宁氏的小饭馆消化了太多的育肥猪,偏那些育肥猪本身就是最能吃的,少了一批后,连活儿都轻巧了很多。
温氏没找到朱母,又知道指望不上王香芹,迟疑了一下,转身离开去了三房那头。
彼时,田氏虽然还没出月子,却也已经下床走动了。她生的时候是初夏,热是热了点儿,却胜在不用担心会着凉。感觉身子骨养好了点儿,她就开始在屋前屋后走动了,也没干啥重活,就是喂喂鸡哄哄儿子。
乍一看到温氏,田氏惊着了。
算起来,自打田氏月份大了以后,她还真就没跟温氏正面碰上过。像之前一些热闹的大场面,她是连去都没去,几乎就一直待在她那院子里,只偶尔会去一趟娘家。算下来,她还真就有段时日没跟温氏碰面了。谁知道,一碰面就看到了一个无比憔悴神情萎靡毫无生气的温氏。
&ldo;大、大嫂?大嫂你这是咋了?病了啊?&rdo;
温氏本来是想好好说话的,因为她知道田氏她娘因为眼睛不太好的缘故,其实在田家那边也干不了太多的活儿,最重要的是,田家不缺人做家务。反而待在田氏这边,有吃有喝不用受气,干的活儿也不重,多数时间还是陪着说说话解解闷,因此就算将来田氏出了月子,田母依旧会留下来的。
就是大清早的过来,到太阳快下山时再回去。
田家也不会计较这些的,只因为老朱家去年分家时,田氏要的最多的就是田产,朱三郎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因此多半田产都被田氏赁给了娘家人,收的租子比正常的低了半成到一成。因此,只舍个瞎婆娘过去给田氏帮忙,是任凭谁都挑不出理来的。
温氏打的主意就是让田母顺带看下自家猪丫,反正就是个丫头片子,随便看着点儿就成了,还能省下伙食嚼用呢。
她原本是想的好好的,甚至还在来时的路上回忆了前些年宁氏是如何拍王香芹马屁的,学个十足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打算略学几句,哄哄田氏,反正最后能得实惠就成,脸面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了。
结果,一打照面,温氏就变脸了。
还在月子里的田氏因为万事不愁,养得那叫一个白白胖胖,乍一看还道她是宁氏的亲妹妹呢。这年头面黄肌瘦才不招人待见,像这种略有些丰腴的,而且气色养得极好的,在一众农妇里头显得格外的出众。尤其被温氏一衬,原本也仅仅是中等长相的田氏,愣是被衬托成了大美人。
温氏憋气,再憋气。
面对田氏惊讶之中带着不解,又掺杂了些许不敢置信的目光,温氏最终还是没能憋住:&ldo;没事!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你儿子咋样?&rdo;
到底是妯娌,平常可以选择不来往,人家都登门拜访了,还能轰出去不成?这事儿宁氏或许做得到,但田氏决计做不出来。
就这样,田氏领着面色苍白气色极差的温氏去见了养得圆滚滚的儿子,前后也就半刻钟时间,温氏果断告辞。
田氏那头行不通,那牛氏呢?
牛氏去石门镇帮宁氏端盘子去了……
连着几次失败后,温氏彻底死心了,感觉婆家人就是靠不住,她索性让朱大郎明个儿往她娘家跑一趟,问问能不能让她娘来秀水村帮衬一段时间。再这么下去,她怕是真的熬不住了。
与此同时,王管家再度从邻县归来,刚进村却发现了村里的异常,恰好有几个老太太在村口大树底下闲聊,提到了最近的新鲜事儿,宁氏那小饭馆。
王管家认不全村里人,可村里人却全都认识他,当下就有人故意扯着嗓门说开了。
&ldo;要说老朱家运气就是好,白白的从王家捡了个有本事的儿媳妇。你们是不知道啊,那饭馆子生意可好了,贡猪焖肉那是一出锅就有人抢着要,那队哟,排出去半条街!&rdo;
&ldo;还是王家没这个福气!跟那贡猪没缘分哦!&rdo;
贡猪?
等等!!
第099章
王家那个嫁出去的大闺女擅长养猪一事,王管家早几个月前就知道了。
知晓的途径很简单,就是王家人亲口告诉他的。
明明有这么好的谋生手段,没出嫁时咬紧牙关忍着憋着,愣是没暴露一星半点儿。等一嫁到了夫家,没多久就开始了谋划养猪事宜。
这么说其实也挑不出理来,毕竟其他人又不知道王香芹穿越一事。站在王家人的立场上来看,说她是个白眼狼还真就没错。尤其她养猪的节点还很有问题,深秋才嫁人,之后就开始盖猪舍,等一开春立马捉猪崽养猪。要说没半点儿筹划,还真就没人会信。
在乡下地头,一般的女儿家几乎都没有谋生手段。像宁氏,她之所以擅长做吃食,也是因为她娘家一门子吃货。田氏擅女红,则完全是因为她那半瞎的老娘曾经给县里的富户当过针线房的绣女。
像这种情况已经算是很罕见了,况且就算有一定的谋生手段,那也多半只能混个温饱。
普通农家女,会的无非就是屋前屋后那点子事儿,再勤快再能耐,那也有个限度。
王管家本身也不是富贵出身的,事实上他原先就是贫家子,要不也不会自卖自身。他相当得清楚乡下地头的情况,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他哪怕听到王家人气愤难耐的提到王香芹擅养猪,也完全没当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