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整军备战之时,袁术正在营中大口嚼着肉干,喝着美婢端到嘴边的蜜水,小日子很是惬意。
先前袁术便在谋划攻打襄阳,进一步扩大战果,但那时南阳军的粮草便不是很充足,后来蔡瑁反水,带了小三万兵马来投奔袁术,如此南阳军的粮草库存便立即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南阳军都快断粮了,攻打襄阳一事自然是无从谈起。
说到运粮这茬,首先要提及的便是粮草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试问打仗时最大的开支是什么,许多人下意识的都会认为是兵刃盔甲的损耗和战死士兵之抚恤。
可答案却跟士兵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最大的开销是粮草,压根扯不到士兵身上。
兵甲也好,抚恤也罢,这些都算不得大头。
倒不是说将士们能吃,个个都是大胃王,一到点干饭便胡吃海塞,而是上文说到的运粮时所产生的损耗。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火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想运粮全得靠人力。
眼下是公元187年,可不是后世一个行军包便能装下几天的口粮的时代。
士兵们本身就得披甲,还得拎着自己的兵刃,而除了骑兵以外,其他兵种赶路全得靠步行,总不能再叫他们把自己的口粮背着吧?
要是没有民夫和骡马运粮,所有士兵都踏马得饿着肚子打仗!
而在运输过程中,至少会有一小半粮草进到民夫和牲畜的腹中。
让人头疼的是,这事完全没有破解之道,所有诸侯都得咬牙硬挺。
不用说什么木牛流马,先不提眼下研制出来没,关键那玩意也得靠人驱动啊!
士兵没法自己带粮,那便得用役夫和牲畜运粮。
民夫们干的都是体力活,同理牲畜的体力消耗也不小,你总得叫人填饱肚子吧?
所以民夫和骡马们不只要吃饭,而且还得吃饱,否则人家拿什么赶路?
骡马吃草料倒是好说,可民夫们不能也吃草料吧?
民夫们皆是成年男子,每顿饭都不少吃,虽然拉车的主力是骡马,可谁又愿意饿着肚子干活呢?
板车总共就那么大,往死装也就能装十石粮草,换算过来也就是六百斤左右。
而结合当时的路况,一辆车每天撑死也就能走个六七十里路,而行军打仗动辄便是几百里乃至上千里,沿途人吃马嚼的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抛去草料不算,每辆车就算俩人跟着,这哥俩一天也得吃个三四斤粮,如此一个月就是一百斤。
但凡这仗打的时间长点,估计这车粮到地方都不剩什么了!
所以兵甲和抚恤都是小头,真正烧钱的是运粮及其过程中的损耗。
要是能把这问题给解决了,行军打仗才算是真正免去了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