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认得几个字的读后感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有一回我母亲拿板子开了戒,我父亲手叉着腰在一旁看热闹,过后把我叫到屋后小天井里,拉把凳子叫我坐了,说:&ldo;揍你也是应该,咱们乡里人说话,&lso;谁不是人生父母揍的?&rso;揍就是生养的意思,懂吗?&rdo;乡里人说话没讲究,同音字互用到无法无天的地步,没听说过吗‐‐&ldo;大过年的,给孩子揍两件新衣服穿。&rdo;无论如何,揍,不是一个简单的字。

捱板子当下,我肯定不服气。可后来读曹禺的《日出》,在第三幕上,还真读到了这么个说法:&ldo;你今儿要不打死我,你就不是你爸爸揍的!&rdo;翻翻《集韵》就明白,乡里人不是没学问才这么说话‐‐&ldo;揍,插也。&rdo;

念书时读宋元戏文,偶尔也会看见这个&ldo;揍&rdo;字。在古代的剧本里,这是一种表演提示,意思就是一个角色紧接着另一个角色唱了一半儿的腔接唱,由于必须接得很紧密,又叫&ldo;插唱&rdo;。仔细推敲,这&ldo;插&rdo;的字义又跟&ldo;辐辏&rdo;、&ldo;凑集&rdo;的意思相关。

试想,轮圈儿里一条条支撑的直木叫&ldo;辐&rdo;,&ldo;辐&rdo;毕集于车轮中心的&ldo;毂&rdo;,这个聚集的状态就叫&ldo;辏&rdo;,的确也带来一种&ldo;插入&rdo;的感觉。如此体会,曹禺那句&ldo;你就不是你爸爸揍的!&rdo;别有深意‐‐却不方便跟年纪幼小的孩子解释得太明白‐‐可别说我想歪了,乡里之人运用的那个&ldo;揍&rdo;字,的确就是&ldo;插入&rdo;的意思。&ldo;插入&rdo;何解?应该不必进一步说明了。

正因为这&ldo;揍&rdo;字还有令教养完足之士不忍说道的含意,所以渐渐地,在我们家里也就不大用这话,偶尔地听见孩子们教训他们的娃娃玩偶,用的居然是这样的话:&ldo;再不听话就要开扁了!&rdo;不过,语言是活的,谁知道这&ldo;开扁&rdo;之词,日后会不会也被当成脏话呢?

第13节:卒(1)

5卒

象棋盘上,就属这个子儿令张容困扰不已。第一,他惟独不认识这个字;第二,这个字看来有点儿丑;第三,它总是站在兵的对面‐‐尤其是中央兵对面的,一旦祭出当头炮,总会挡一家伙的那个‐‐特别令他看不顺眼。

我说卒就是兵,如果《周礼》的记载可靠,春秋时代每三百户人家会编成一个大约一到两百人的武力单位,这些最基层的军人就叫&ldo;卒&rdo;。

&ldo;卒&rdo;,除了作为一个最低级的的武力单位之外,我们在形容末尾、终于、结局、停止甚至死亡的时候,也往往用这个字。就算先不去理会那些比较不常见的用法和读音,我还是将作为&ldo;士兵&rdo;这个意义的卒字和作为&ldo;末了&rdo;、&ldo;死亡&rdo;等意义的卒字跟张容说得很清楚,这里面是有一点想法的。我想要告诉他的不只是一个字,而是这个字背后一点一点透过文化累积而形成的价值观。

讲究的中国老古人命名万物之际,曾经刻意连结(或者混淆)过一些事物。在《仪礼?曲礼》上就记载着:&ldo;天子死曰&lso;崩&rso;,诸侯死曰&lso;薨&rso;,大夫曰&lso;卒&rso;,士曰&lso;不禄&rso;,庶人曰&lso;死&rso;。&rdo;大夫这个阶级的人一旦死了,仿佛就自动降等到士这个阶级的最末‐‐这是一个序列转换的象征‐‐生命时间的终了即是阶级生活的沦落;同样的,士这个阶级的人一旦死了,就以&ldo;停止发放俸给&rdo;(不禄)来描述之。看起来,这两个阶级的人的死亡是具有一种牵连广泛的&ldo;社会属性&rdo;的。所以到了唐代以后,官称还延续这个机制,凡是举丧,三品以上称&ldo;薨&rdo;,五品以上称&ldo;卒&rdo;,六品以下至于平民才叫&ldo;死&rdo;。

第14节:卒(2)

往下看,庶人生命的结束看来也没有值得一顾的内容‐‐&ldo;死&rdo;这个字是带有歧视性的,在更古老的时代,寿考或封建地位高的&ldo;君子&rdo;之人过世了,得以&ldo;终&rdo;字称之,配不上&ldo;终&rdo;字的小民和中寿以下就往生的,才称为&ldo;死&rdo;。

&ldo;是因为要打仗,所以兵和卒才会排在最前面吗?&rdo;张容比较关心的是棋盘。

&ldo;是吧。后面的老将和老帅得保住,不然棋局就输了。&rdo;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暗自揣摩,猜想,从这个卒字也许可以让他了解很多,关于战争的残酷,关于&ldo;一将功成万骨枯的&rdo;讽喻,甚至关于制造兵危以巩固权力的坏领袖等等。

&ldo;我不喜欢兵和卒。&rdo;张容继续撇着嘴说,神情略显不屑。

&ldo;因为他们是最低级的武士吗?&rdo;我一时有些愕然。

&ldo;我觉得他们不应该在最前面。&rdo;

&ldo;的确,他们总是在最前面,一旦打起仗来,总是先牺牲掉他们。&rdo;

&ldo;不是,我觉得他们就是不应该挡在前面。这样挡着,&lso;帅&rso;跟&lso;将&rso;就不能决斗了。&rdo;他说时虎着一双眼,像是准备去参加火影忍者的格斗考试。

第15节:乖

6乖

我手边还留着些中学时代的课本,有时翻看几眼,会重新回到三十多年前的课堂上‐‐而我经常回去造访的,是高二时魏开瑜先生的语文课。除了语文,魏先生好像还是位开业的中医师。这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偶尔上课的时候会说两句笑话,乍听谁都笑不出来,因为没有人相信他居然会说笑话。

有回说到&ldo;乖&rdo;这个字,他说:&ldo;这是个很不乖的字。&rdo;最早在《易经》里,有&ldo;家道穷,必乖&rdo;的说法,从这儿开出来的解释,&ldo;乖&rdo;字都有&ldo;悖离&rdo;、&ldo;违背&rdo;、&ldo;差异&rdo;、&ldo;反常&rdo;、&ldo;不顺利&rdo;、&ldo;不如意&rdo;的意思。

魏先生在堂上说到此处,大约是想起要引用什么有韵味的文字,便开始摇头晃脑地酝酿起情绪来。过了片刻,吟念了一段话:&ldo;故水至清则无鱼,政至察则众乖,此自然之势也。&rdo;吟罢之后,又用他那浓重的福州腔普通话说了一大套,大意是说,这一段话原本是从《礼记》里变化出来的,可是《礼记》的原文是&ldo;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rdo;。前一句完全一样,后一句怎么差这么多?

&ldo;&lso;人至察则无徒&rso;跟&lso;政至察则众乖&rso;是一样的吗?&rdo;魏先生从老花镜上方瞪圆了眼睛问:&ldo;你考察女朋友考察得很精细,是会让她跑掉呢?还是会让她变乖呢?&rdo;

我记得全班安静了好半晌,才猛可爆起一震惊雷也似的呼声:&ldo;变‐‐乖!&rdo;

&ldo;那么你女朋友考察你考察得很精细,是会让你跑掉呢?还是会让你变乖呢?&rdo;

我们毫不迟疑地吼了第二声:&ldo;跑‐‐掉!&rdo;

&ldo;你们太不了解这个&lso;乖&rso;字啦!&rdo;魏先生笑了起来,接着才告诉我们,主导政治的人查察人民太苛细,是会让人民流离出奔的,&ldo;乖&rdo;就是&ldo;背弃而远离&rdo;之意,&ldo;无徒&rdo;是人民背弃远离,&ldo;众乖&rdo;也一样。至于男女朋友之间,不管谁查察谁,恐怕也都会招致同样的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