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抓了抓头,柳隐这些经历对他而言太传奇了一点,感觉就像电视剧,&ldo;哦&rdo;了一声,却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什么。摸摸鼻子,齐达觉得自己白活了六十多年,却还比不上人家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郎。
幸好旁边的张华开口解了他的窘境,&ldo;这么说,你那仇人和咱们县太爷相识?&rdo;
&ldo;不然我哪里用的着躲县试?&rdo;
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齐达左看看右看看,吃吃开口道:&ldo;那,先生……&rdo;先生越过县官大人保荐庾隐,会不会有事?
虽然齐达没有明明白白的把这话说出来,可是张华的脸还是黑了。
眼看着整个房间的气氛又开始僵硬起来,齐达懊恼的抿紧自己的嘴,恨不得自己没说过话。
静默了许久,庾隐坚定的声音低低响起,&ldo;我不会让先生有事的。&rdo;
张华冷冷开口:&ldo;希望你能说到做到。&rdo;
≈≈≈≈≈≈≈≈≈≈≈≈≈≈≈≈≈≈≈≈≈≈≈≈≈≈≈≈≈≈≈≈≈≈≈≈≈≈≈≈≈≈≈≈≈≈≈≈≈≈≈≈≈≈≈≈≈≈≈≈≈注:本文背景设定在小曹建立的魏朝,科考设定采用唐朝一年一考的那种,分为秀才进士两级,《信有时》中有提到~就这样
第21章(修改)
发榜之后,就是鹿鸣宴,然后就是同榜士子们的交游聚会,以及拜会房师,考官什么的,不过齐达实在放心不下家里,勉强参加了一个鹿鸣宴就说什么也要回去。在他看来,虽然因为科考,家里这一季稻米的收成是铁定废了,可是还可以补种些苕啊荞麦什么的,或者,齐达还有自己的想法,横竖他的兔子可以养活他们兄弟,而种田也只是勉强饱肚子罢了,还不如把自家田地拿来种糙然后大量养兔子,做一个养殖专业户,前世村里可不就有搞养殖发大财的。
张华也心念自己父亲安危,决定和齐达一起回去。俊俊见他们两人都回去,他自己也挂心家里的寡母,于是也决定回去。倒是柳隐‐‐现在是庾隐,他有个堂姐嫁到这茉阳,发榜后对方见到他的名字找了上来,于是决定住到她家去。至于关平关波,两个人也决定留在这茉阳城找份活计养活自己,关平是准备挣路费到时候上京参加春闱,顺便结交一下同榜士子以及那些从上面下来监考的官员,而关波则打算在这里找活计准备养家了。
所以,最后只剩的齐达与张华俊俊三人一起上路。
齐自清在送他们进考场后又离开到附近一个小镇上收货去了,留下信要齐达他们等他一块回去。齐达三人挂心家里,再加上从来都是在山里生活的,谁会害怕走山路,于是胆大包天的三个人,买了些路上吃的干粮,就这么出发了。
三人按照来时齐自清带的路走,一路要翻过有土人居住的长山‐‐连绵几百里的山中住了十多个土人的寨子,途中还要穿过一个小镇,才能到家。
刚开始还好,出城走的都是平地。一个时辰后,齐达他们开始上山。上山的道路还算好走,因为靠近城镇,时常有城里的大户人家来这里游玩,踏青什么的,上山的道路都是修过的,山上甚至还有大户人家修的别院,粉墙绿瓦,亭台楼阁。再加上这苍翠中点缀着点点红黄的秋色,齐达他们一路走得可谓是赏心悦目。
不过,毕竟是小孩子,就算齐达他们久经锻炼常走山路,可到底还是很快就疲惫了。所以,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三人就顺势进了路边的村子,请求借宿。
见是三个小孩子,热情的村民很快就答应了。他们住的比较靠外,对外面的事情了解的比较多,见三个小小少年十来岁的样子却一身儒衫,村里的小孩子不由都蹦了过来,好奇的打量两个读书郎。
齐达见张华一脸困窘的样子,他这些日子在庾隐的教导下也大略知道了一些读书人的矜持,想起来张华从小被正统古板的张先生教导长大,到底是个孩子,又好面子得紧,只怕是不知道怎么和这些所谓没有教化的村民小孩打交道吧。至于生性羞涩内向的俊俊,早就窘得手都不知道放哪了。
齐达倒是对哄小孩很有一套,他把这些小孩子叫到一起,把自己买着准备路上吃的馒头拿出来一人给了半个,乐得这些常年难得见到一回白面的孩子们见牙不见眼。然后又给他们讲起了自家孙子以前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听得一帮小孩子连大人叫回家了都不知道。
张华也听得津津有味,小孩子们终于离去的时候他还追着齐达问后面的故事,害得齐达大半夜都没得睡。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子怎么也舍不得,硬是追着齐达说出了&ldo;故事结局&rdo;‐‐灰太狼被喜羊羊他们联合其他动物赶出了森林‐‐不说完这个结局就不让走。齐达没法,只得按照孩子们的要求&ldo;说&rdo;完了结局,彼时天色已经是中午了。
三人顶着九月的大太阳继续赶路,还好是山中,天气比较凉慡,不过,就算如此,张华还是禁不住埋怨齐达,并告诫他以后不准再给小孩子讲故事了。倒是俊俊,很是好奇的扯着齐达的袖子问他哪里看来得《喜洋洋与灰太狼》。
继续往山里走,遇到的就不再是汉人的村子了,而是修葺着高高的土墙与竹楼的土人的寨子。齐达他们来的路上就听齐自清说过,土人的寨子是不能随便乱接近的,不然很可能会被射杀。就连齐自清他们这样走南闯北的行商,也是要先按照货郎的吆喝声大老远就吆喝着表明自己的身份,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寨的。
齐达三人都不懂那些专属于货郎们的吆喝,就算来路上听得齐自清吆喝了几次,经过两个多月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他们也没有胆量去碰运气试试土人的肚量。所以,进入深山后,他们只能靠自己多年的山村生活经验在野外打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