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可知,我今夜为何要暗中请你前来?”
“因为你答应过要告诉我真相……”狄明是个极聪敏的人,刚答了一半便反应过来,眉睫不由一颤。没错,他今夜来此是因为有约,但是今夜之前呢?在他完全不认识眼前这位莱阳王的时候,在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家人之死另有隐情的时候,是谁主动派出心腹找到他?又是谁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疑惑?
“没错,本王找到将军,请你来此,当然有我的目的。”萧元启的衣袍拂过溅满地面的茶水,缓缓走到了分隔内外的围屏旁边。围屏后那一方低矮的木架之上,正静悄悄地悬挂着他的佩剑。
“那请问王爷,您到底有何目的?”
“简单地说,本王希望将军能站在我这一边……坚定心志,助我成事。”
狄明面色煞白,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但又不敢让自己继续深想下去,“成、成什么事?”
萧元启负手在后,语调平静,“皇位。本王已经下定决心,要夺下萧元时的皇位。”
在狄明跌坐于地惊恐难言的同时,萧元启负在身后的手也已紧握成拳。这是今晚最为危险的一刻,也是他必须调动全身所有精力加以判断的一刻,只要感觉上有半分不对,接下来便会是一场生死对决,血雨腥风。
灯影摇曳,屋角沙漏无声滴转,也不知究竟过了多久,僵直如冰的狄明方才找回了对自己肢体的控制能力。而他醒过神后所能做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朝向萧元启用力地摇头。
“这是大逆不道……这不可能……不可能……”
面对这位东湖统领虚软的拒绝,萧元启紧绷的肩颈反而松弛了下来,神色也由激愤转为怆然,“是啊,我原本也和将军一样,只想着随遇而安,尽我臣属本分就行了。可这些年发生的这些事,桩桩件件实在让人心中寒凉。不瞒将军说,我这个念头不是现在刚刚生起的,当初披甲上阵出征东境之时,我心里所想……就已经不是要效忠金阶之上的那个人了。”
狄明轻颤的手指按住了自己滚烫的额头,低声问道:“难道、难道还有其他的事吗?”
“你以为长林府是怎么退出京城的?你以为通敌东海的那个甄侍郎,以前是谁的心腹?”萧元启从牙缝间迸出两声冷笑,转身离开了那方围屏,“我浴血杀敌,抗击东海,既不为博得功业,更不为效忠一个傀儡主君。我为的只是不辜负自己身上的皇家血脉,不辱没我皇祖父……先武靖爷的一世英名。”
“可、可是陛下本人……”
萧元启露出一丝惋惜的表情,顺着他的意思叹了口气,“陛下本人年少,确实说不上有什么过错,但那又怎么样呢?先帝走得太早,他有那样一个母亲,朝政又已落入荀白水的把控之中,妇人庸臣萦绕左右,即便将来长成,只怕也难以承袭先祖遗风……狄将军,你我无论再怎么心寒,至少应该相信……我大梁天命,绝非如此!”
说到最后半句,这位莱阳王眉宇微扬,神色肃然,掷地的话语听在耳中,竟似真有金玉之声。狄明怔怔转头看向茶台碎木之间的那卷黄帛,牙根渐紧,痛苦挣扎的表情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王爷说得对……我大梁天命,绝非如此。”
第二十六章 旁观者清
琅琊后山的殿阁依山势起建,平整开阔之处连绵成片,风光险峻的高峰也有临崖独幢,楼阁露台层叠错落,其间意趣不尽相同。蒙浅雪的居所是老阁主特意为她选定的,周边地势相对平坦,每个房间都可开窗见景,还有一处宽大通透的外厅,三面采光,明亮温暖,秋日午后坐在其中尤为舒适。
与蒙浅雪同住的林奚因为要整理这些年记录的草植绘本,最喜欢的就是这间外厅。主人细心察觉之后,便在窗边设了桌案文具,为她临时布置成一个书房。策儿有样学样,也把自己的小桌摆到姑姑的旁边,跪坐成小小一团,煞是认真地念着母亲布置下来的功课。
“……夫……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先……”
也许是因为母亲在孕期情绪悲沉,遗腹而生的萧策虽然看上去白胖可爱,但先天的体质并不强健,差不多每隔几天就要由蔺九或萧平旌为他疏理一次筋骨。蒙氏心法至阳至刚,荀飞盏的功力又极是深厚,所以他上山之后,这项重责自然而然地又移给了他来担当。
这日午后,荀飞盏算着又到了该给策儿疏筋推脉的时间,自己一个人过去不太妥当,便出来寻找萧平旌同行,谁知卧房、茶厅和日常练武的山石边都没有他的人影,转了一圈,也只在通向鸽房的小道边看见了蔺九。
“九先生,你知道平旌在哪里吗?”
蔺九回头见是他,用下巴点着抄录阁的方向笑了笑,“虽说世间风云再不相干,但真的想要做到全然袖手,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荀飞盏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随同两位故友一起上山的东境消息,如同一粒投入深潭的石子,多多少少都会击荡起些许波澜。萧平旌这些天陪着老阁主饮茶,带林奚参观琅琊药库,又跟荀飞盏切磋比试了好几场,看上去似乎一如往常,但心里终究不能全然放下,时不时便会发个呆出个神,明眼人稍一留心便能看得出来。
“我听小刀说,九先生把东境相关的所有消息都汇抄到一起,单独另立了一个卷宗。这是因为你料到平旌一定会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