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都在拿扶苏和始皇比较,若是始皇帝根本不用那么多废话,直接一句调任赵军完事,就算扶苏威望不如始皇帝,不能独断专行,但也可以迂回策略,不着痕迹的把赵军调任,或给予另外补偿,收取兵权。虽然结果都是一样的,但给人的感觉就不同了,扶苏这么毫无由头的调任完全不能服众,也不能收人心,所以多位大臣都是紧皱眉头,哪一天如果自己被扶苏盯上后,会不会也随意的就被打入冷宫。众臣早就料到了今天的事,不过却没接扶苏的话茬,全都鼻观口,口观心的做沉思状,原本一些打算拍马屁的也闭住了口,谁都不想这事哪天轮到自己头上。在扶苏转来的询问目光中,赵军脸色动了动,也没打算起身应话。就在这沉寂之时,胡亥突然站起来,极为不满的叫道:“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父皇才走没多久,你就想对兄弟们下手是不是?”胡亥的话一出口,大殿内人人都是一脸古怪,当年胡亥可是有个咸阳混世魔王的称号,还在咸阳宫时可是闹得全咸阳都鸡犬不宁,可始皇帝偏偏又宠爱他,谁也无可奈何。扶苏被当面指责的脸色一红,对胡亥有些无奈,他终究不是心肠狠毒之人,同时提到父皇他确实有些愧疚,赵军能有今天全是他自己拼来的,自己为了皇位却不得不削他兵权。公子高作为少府令也参加了朝会,他这时站出来训斥道:“五弟,不可胡言,大哥这是为了社稷着想。”“就是,就算父皇在此也会同意的。”将闾同样站了起来,他在南越战争中立了不少功勋,现在已经升任偏将了,这次回来后扶苏也让他参加了朝会。胡亥脸色怒红,开口就喝骂道:“狗屁,父皇在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去掉二哥兵权,当初还是大哥提议在临淄建大营的吧,怎么现在又反悔了。二哥做上这个统帅是经过父皇考验,名正言顺的,父皇才走你就要改变注意,不是多疑是什么,亏得二哥还一心想维护我大秦江山呢,还有三哥、四哥你们安的什么心别以为我不知道,少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你们要胡乱去掉二哥兵权,咱们这兄弟不用做了。”“五弟,闭嘴!”扶苏就是在好的脾气,此时也忍不住发怒了,被胡亥当众指着鼻子骂,他颜面何存。还有公子高和将闾也面红耳赤起来,同时又有些心虚,因为胡亥点中了他们内心真实想法,他们确实是存着某种私心的。“哼!”胡亥怒哼一声,转过头去。这时,大殿中突然站出来一个五旬老者,他身穿长袍极有风度,脸色和煦中正,显得颇有气节。“老夫淳于须赞同长公子之见,如今我朝已经定鼎天下,何须在内地多置兵马,确实是应到边疆效力,包括军功二十爵位和部分法制都应该再次重立,从而取悦百姓,而不是以兵马监控百姓。”淳于须是扶苏文学上的师傅,和长兄淳于越一样的儒家出身,前几年一直不被始皇重用,甚至因为焚书一事,差点被淳于越连累丢官。但现在却隐隐不一样了,谁都知道扶苏是偏向儒家的,连带着淳于须每天出门都有了很大底气。“博士说的轻巧了吧。”此时,李斯跪坐在地上,看也不看他一眼的随口回应道。轻蔑的语气更具攻击性,淳于须顿时怒目而视。大殿内的官员都把目光转移到了二人身上,李斯是朝廷法家代表,淳于须是咸阳儒家领头羊,以前始皇帝在时重用法家,现在扶苏将要即位,儒家的人就开始表现积极了,一力想争夺朝政控制权,如今矛盾已经极为尖锐了。赵军淡淡看了淳于须一眼,暗暗不耻,要说秦朝什么不能轻动,那就是秦朝的法制和二十等军功爵位制。秦朝的法度虽然有些僵硬了,但不能说它不好,相反它是经过秦朝六代君主一步步完善,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精密法律,单从秦朝的吏治清明便能看得出来,只是被执政者和严重的赋税徭役掩盖了,还有六国余孽从中挑拨的结果,所以并不能说秦朝的法度该改,在秦地,秦国可是很得民心的。另外就是军功爵位制更不能轻动,它是保证秦朝耕战体系的有力武器,给了平民一个上升贵族的机会,所以秦军所向无敌,秦人每次作战,皆勇猛向前,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活下来,那就有着无数财富在等着他们。而所谓耕战体系就是明确耕种为国之本,战乃是保百姓有耕种的土地,耕战体系是秦国的国本,秦国之所以能越战越强,最终吞并六国,靠的就是耕战体系。当然,其它六国也有耕战体系的观念,但是执行的不够明确和彻底,大多还依靠奴隶制,强制奴隶效力却不给于好处。“这个容后在意,今天是说二弟神武侯的问题。”扶苏皱了皱眉头,一语带过。而众多法家大臣,尤其是李斯,听后脸色都阴霾起来,‘容后再议’的意思就是说,淳于须说的这个问题可以考虑,看来扶苏是决心维护儒家了。“神武侯?他能有什么问题?”此时,殿外忽然响起了一声略显苍老,而又中气十足的不满声。紧接着,同样一道苍老声略带不满的道:“哼,废除二十级军功和秦律?此人居心叵测,实在该杀!”“何人在殿外喧哗?”扶苏不满叫道,同时一众大臣也是奇怪的往外张望。这时,章邯的声音在外响起:“禀长公子,上将军和国尉大人求见。”“啊?”众人一惊。只有赵军、胡亥脸色没有惊讶,李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而扶苏的脸色则是有些古怪。王翦、尉缭上将军职位之秦朝历代不少,但如今尚存世的,只有曾多次指挥兵灭国战,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传奇统帅王翦。至于国尉并不是秦朝的正统职衔,而是属于一人的专属,那就是尉缭,就像赵军的神武侯称号一样。在统一六国之战前夕,秦国战将如云,猛将成群,并富有百万虎狼之师,以当时秦国之力消灭六国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成问题的,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就难料了。所以,秦朝当时唯独缺一位能掌控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军事家,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尉缭轻衣入关,为秦始皇带去了平定天下的策略,最终辅佐秦始皇一扫六国,他当时的职位是太尉,故而人尊称为国尉,可见其威望之高。“快请。”扶苏在短暂的怪异神色后,脸色就恢复了镇定,挥手对门外叫道。‘咯吱’殿门缓缓被章邯推开,外面正站着年逾七十的王翦,和年近五十的尉缭。二人脚下都似生钉了一般,站在门外一动不动,脸上都有些愠色,扶苏先是惊愣了一下,然后就是尴尬,想来是淳于须的话惹怒了二人。“二位大人快快请进,外面风大。”扶苏不得不起身走下高台,然后一脸带笑的向殿外走去,尽是要亲自迎入二人。不过,殿内大臣却丝毫不奇怪,秦国统一天下军功最高者当属他二人,一人是战术最高指挥者,一人是战略部署者,始皇帝在时还能压制二人,始皇帝不在,单凭扶苏的威望,在二人面前还是要矮一截。见扶苏亲自迎来,王翦却没好脸色,丝毫不留情面的训斥道:“我大秦能有今日之威在于忠实贯彻耕战方略和秦律严明,没想到陛下一走,儿子却要挖秦朝根基,我大秦数代先烈拼下的江山,难道要尽遭儒生糟蹋吗?。”尉缭淡淡的略带不屑道:“儒生议政,长公子实不过轻信,否则国将不保。”被二人当着众臣面训斥,扶苏直觉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脸色羞红之极,可是偏偏凭自己的威望又奈何不得二人,若是扶苏敢擅动二人,必会遭来朝堂诸多大臣反对,还有王贲等军队里的将领抵触,甚至蒙恬兄弟也不会向着自己,要知道,王翦带兵一生,军队里到处都是他的门生,尉缭在朝廷为太尉二十多年,不知道多少人受过他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