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是皇家用来祭祖的礼制建筑,历来只能建于京师之地。
大周的太庙建于皇城之内,位于东南角。
“叮当…”
礼部主持大典的官员敲响了礼钟,发出金玉相碰的脆响声。
礼钟又接连响起两声,那官员才高声唱道:
“吉时到!”
礼部的官员们在听到这一声后,庄重地捧着祭物在鼓声大作中缓缓进入太庙之中祭拜。
而登基大典真正的主角,武玥却是领着程弃疾等文武官员站在太庙之外,等候着祭祀仪式结束。
不只是太庙,在承天坛,后土坛两处,也同时进行着祭拜天地的仪式。
这些繁文缛节,撑起了大周朝礼制的根基。
是无法避免的程序。
虽然繁琐,但帝王可交由礼部代为执行,倒也没那么讨厌。
接下来武玥要做的就是等祭祀完毕后,带领群臣到太极宫行封赏仪式。
至于劝进,早在两日前便已经举办过了。
群臣三次上奏,皇帝两次拒绝,第三次才“勉为其难”地答应。
这也是礼制中体现“谦虚”美德的一环。
原先礼部制定的大典之中,是由皇帝自己去祭拜天地和太庙先祖,并且沿途接受百姓的朝拜,营造一个极为得民心的喜庆氛围,然后还要请武三通来行禅让之礼。
但武玥认为大周仍在苦难之中,一切还需从简,故削掉了这两个环节,祭祀改由礼部官员代为执行,禅让直接取消。
如今她军权政权皆在手中,虽然也有人反对如此简约,但反对的声音在赞同的声音之中,轻的根本就听不见。
只有程弃疾隐晦地表态过大典太过简单,会让皇位的得来显得没那么正当,却被武玥一句话给压了回去。
正当?还能有谁比本宫更正当。
太庙祭祖完成后,群臣在辅国大将军程弃疾的带领下前往太极宫前等候封赏典礼。
武玥则去往殿内坐在了御座龙椅之上。
与以往的皇帝不同,她的身旁没有了贴身太监,而是改为两名女官站于御台之下。
更显不同的则是御台左侧的台阶上,站了一名女官,正是上官灵。
大周二百余年,还是第一次有人站在了这个位置。
“陛下,真的要站在这里吗?灵儿想站到下面去比较自在…”
上官灵虽是筑基修士,但此刻却也有些微的忐忑。
作为官宦人家出身的女子,她极为明白这个地方代表着什么意思。
以后大周的天子近臣,便是她这个秘书监少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