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宽慰的是,当时的北京人民在对赛金花的评价上,采取了比较公正的态度。赛金花贫病死后,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但北京市的人民(包括媒体、名人、官员、市民等)却自发地为她募捐,隆重地将她安葬在陶然亭公园。虽然坟茔在50年代因无人认领早已迁除,墓碑也在&ldo;文化大革命&rdo;中被拆下。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只要为百姓做了好事,人民是记得住的、是承认的。不管这个人身份多么低微,甚至有污点,人民都会谅解他,还他以公道。这可不可以说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可贵的博大包容的胸怀呢?赛金花是渺小的,也没有后代能为她打什么官司鸣什么不平。不屑她、谩骂她是很容易的,并不会受到什么谴责。然而公正地对待她却并不容易。而对她是否公正,却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由此我对北京市民由衷地赞美,赞美他们的公平和正义,赞美他们的人道和善良。至今在关于老北京的许多书籍中都有对赛金花的记载和描述,并且对于她在庚子年间保护了北京市民及文物的行为都是肯定的,还没有发现有哪本书是无缘无故谩骂她和谴责她的。
这就够了,这就使我有信心写完这本书,并可以放心地公诸于世了。
需要说明的是,剧本和小说是两种东西,改写起来,其中的艰难自不用说。尤其我是第一次写长篇小说,各方面很欠火候功力,所以我凭着一腔热情,努力去做,并尽可能做好。现在写完了,希望更多的人爱看。特别是希望那些想了解这段历史以及这个不平常女性的普通青年人能爱看。
后记(2)
剧本原名就叫《赛金花》,张弦认为这样主题鲜明,一目了然,符合电视剧的商业需求,也体现了作者的胆略。但我把小说的名字改了改,叫《红颜无尽‐‐赛金花传奇》。经反复思考,我越发感到她的事早已超过了她本人的范畴,已成为一个涉及妇女、历史、文学、影视等方面的特殊课题了。而且,她死后发生的事甚至比生前更加热闹,有关争论更加激烈,至今还无结果。有关赛金花的作品,无论是小说、历史,还是话剧和影视剧,从清末民初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从&ldo;文革&rdo;前后直至今日,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争论,甚至列入禁区……这林林总总的一切不能不让人从对一个风尘女子的说笑中收回嬉戏,思考这是为什么。赛金花果真牵动了我们民族正统的神经了吗?真的登不了大雅之堂吗?中国封建传统以及男权堡垒就是如此坚不可摧、难以动摇吗?……结论至今我也弄不清楚,只感到赛金花是无辜而可怜的,也没有留下一个后代亲人,不能为其争得应有的公道,只能任人评说摆布了。此书之所以叫&ldo;传奇&rdo;,是想区别于一般正宗历史小说,&ldo;传奇&rdo;是允许更多的虚构的,写起来也更自由一些,读起来也可以更轻松一点,不必老去翻历史书一一查证了。
秦志钰
2004年1月28日于北京怡清园完稿
2004年7月10日于南京芳草园校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