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早期在江南地区还有一批继承元代水墨画传统的文人画家,如徐贲、王绂、刘珏、杜琼、姚绶等人。徐贲山水承董源、巨然,笔法苍劲秀润。王绂喜用披麻兼折带皴作山水,繁复似王蒙,墨竹挺秀潇洒,被称为明代&ldo;开山手&rdo;。刘珏山水取景幽深,笔墨浓郁,近王蒙、吴镇。杜琼善水墨浅绛山水,多用干笔皴染。姚绶主要师法吴镇、王蒙,风格苍厚。他们的画风堪称吴门派先驱。
还有一些画家,虽未归宗立派,亦各有建树。如初宗马远、夏圭,后师法自然,以画《华山图》著名的王履;被称为院派,给唐寅、仇英以较大影响的周臣;擅长水墨写意人物和山水的郭诩、史忠;以白描人物著称的杜堇等人。
约自正德(1506~1522)前后至万历(1573~1620)年间苏州地区崛起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派,成为明朝中期绘画画坛的主流。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ldo;士气&rdo;、&ldo;逸格&rdo;的元人绘画传统,其间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最负盛名,画史称为吴门四家。他们开创的画派,被称为吴门派。
吴门四家杰出的艺术成就,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学者甚众。宗法沈周的有王纶、陈焕、陈铎、杜冀龙、谢时臣等人。追随文征明的不下二、三十人,著名的有文嘉、文伯仁、陆治、陈淳、陆师道、周天球等。文嘉山水疏简,文伯仁缜密,陆治劲峭,钱粗重,陈淳放笔写意,陆师道细笔勾染,周天球兼善兰石,诸家各具特色。吴门派诸家中陆治、陈淳、周之冕在花鸟画领域中尤有新创。吴门派发展到明末,因循守旧,徒仿形貌,其地位被另辟蹊径、重倡文人画的董其昌及其流派所取代。
自万历至崇祯(1628~1644)年间,是明朝绘画的后期,绘画领域出现新的转机。徐渭進一步完善了花鸟画的大写意画法。陈洪绶、崔子忠、丁云鹏等开创了变形人物画法。以董其昌为代表的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形成了许多支派。
徐渭是继陈淳以后,从根本上完成水墨写意花鸟画变革的一代大家,其画风有力的推進了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画史称为青藤画派。徐渭的画风,对清代的朱耷、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现代的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肖像画在人物画中较为发达,至明代后期更有发展,曾鲸为其中赋予创新精神的代表画家,学者甚众,遂形成波臣派,影响直至清代。
明代后期山水画画家中,继吴门派而起的代表画家是董其昌。他重倡文人画,强调摹古,注重笔墨,追求&ldo;士气&rdo;,并提出了南北宗论。他所创立的松江派遂取代了吴门派的统治地位。他提出的绘画理论,尤其是南北宗论,对明末清初的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时之间苏松地区形成了许多山水画支派。较著名的画家有莫是龙,与他共创南北宗论,陈继儒与他为至交,赵左亦常为其代笔,他们都是松江派主将;顾正谊创华亭派,董其昌早年曾受其启导,宋旭亦属华亭派钜子,沈士充受业于宋懋晋,兼师赵左,也为董其昌代笔,世称云间派。另外,受吴门派影响的晚期画家还有程嘉燧、李流芳、卞文瑜、邵弥、杨文等人。
除苏松地区外,晚明时期还出现了不少地区性的山水画派。如浙江钱塘的蓝瑛创武林派,安徽芜湖的萧云从创姑熟派,浙江嘉兴的项元汴、项圣谟创嘉兴派,江苏武進邹子麟、恽向创武進派等,这些派别大多影响不大。明末清初,虽然形成名目繁多,关系复杂的山水画派别,但大多受吴门派和董其昌影响,统属于文人画的系统。
明代文人墨戏画也很发达。专门以墨竹著名的有宋克、王绂、夏昶、鲁得之,以墨梅著名的有孙以吉、陈宪章,以墨兰著名的有周天球等。其中夏昶的墨竹被当时称为第一。
还有一些有影响的画家有:文彭、张路、髡残、倪元璐、孙克弘、王铎、王鉴、王谦、王时敏、吴彬、项圣谟、萧云从、邢侗、张宏、张瑞图、周之冕、龚贤、程邃、程正揆、傅山等。
明代的民间绘画比较活跃,木刻年画尤其是木刻版画有较大发展。民间创作的卷轴画的主要内容则为风俗画、历史故事、神像画、水陆画及肖像画等。
壁画和画论
明代壁画创作不如前代兴旺,存世的主要是寺观壁画。但是画论著述比前代丰富,不仅画史、画论众多,还出现丛书辑录,题跋、笔记也多成为专集。属于史传类的有韩昂《图绘宝鉴续编》、朱谋垔《画史会要》、姜绍书《无声诗史》等。属于论说类的,有王世贞《艺苑卮言》、董其昌《画旨》、《画眼》、《画禅室随笔》、莫是龙《画说》、屠隆《画笺》、唐志契《绘事微言》、顾凝远《画引》等。属于品评类的,有李开先的《中麓画品》、王稚登的《吴郡丹青志》等。属于绘画丛辑的则有王世贞《画苑》、詹景凤《画苑补益》等。属于著录类的,有都穆《寓意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汪砢玉《珊瑚网》、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等。另外,还有王履、沉周、文征明、唐寅、李日华、陈洪绶等人的诗文、题跋、笔记中有关画论的部份,其中颇多精辟的见解。
文学、史学和音乐篇
明代小说
明代的小说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堪称一代巨著。
元明之际,文学家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参照历史,写成了《三国演义》这部巨作。作者在描写东汉末年三国相争的历史画卷的同时,还用浓墨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南宋以来,在民间就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在民间群众创作的基础上,施耐庵加工写成了《水浒传》。《水浒传》描写了晁盖、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不同的经历和悲惨的遭遇,以及从个人反抗到聚义梁山,形成强大起义队伍的斗争过程。
《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它描述了唐初僧人玄奘不避艰险,赴天竺(印度)取经的历史。《西游记》还塑造了孙悟空等非常鲜明的形象,同时向人们展示了佛的庄严、神圣和伟大。
明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也很兴盛。一些文人加工改写了宋元话本,还创作拟话本。&ldo;三言&rdo;、&ldo;两拍&rdo;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三言是《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合称,编著者冯梦龙。&ldo;两拍&rdo;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短篇小说集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诗文
明代诗文创作数量虽不少,但成就却不大。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ldo;台阁体&rdo;诗派。他们的作品都是唱和应酬,粉饰太平,艺术上呆板平庸。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ldo;前七子&rdo;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ldo;后七子&rdo;雄踞文坛。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ldo;文必秦汉,诗必盛唐&rdo;,企图以摹拟古代优秀文学,取代充满官僚习气的台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