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壁画
洛阳龙门石窟中除了佛像外,还有众多的壁画。壁画上的仙女造型,或在流云中自由飞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飞舞,或奉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态之轻盈,神情之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除石窟壁画外,北方的墓室壁画也很发达,如河南邓县南齐墓门彩画砖、河北的东魏茹茹邻和公主墓壁画、山西太原的北齐娄睿墓壁画等,而以嘉峪关魏晋间墓室壁画最为丰富。
在发掘的6座墓中共存壁画600余幅。内容包括农桑、畜牧、井饮、狩猎、林园、屯垦、营垒、疱厨、宴饮、奏乐、博奕等,从多方面真实、生动的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
壁画是以每砖各成单位的小幅构图,与汉画分层排列的布局法有所不同。画工以大写意手法,粗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幅活泼感人的画面。色调热烈明快,单纯和谐,而且主题朴素,洋溢着生活情感。这些壁画说明河西地区的传统壁画艺术,在北朝佛教壁画兴盛之前,就有了成熟的面貌。
南朝绘画
南方的绘画名家辈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东晋的顾恺之。他既善画人物,又善画山水。现存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相传是后人摹写的,但也保存了真迹的遗风。
奠定后世山水画基础的宗炳
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不满时政,避隐山林,尤其晋室南渡后,江南秀美的山水也吸引了众多的文人,模山范水成为画家抒发自己思想与情趣的一种方式。戴逵、顾恺之等均作过山水画。但山水画真正脱离人物背景而独立出来,则从南朝刘宋时期的专业山水画家宗炳开始。
宗炳一生隐居不仕,酷爱自然,游踪遍及江南湘鄂名山大川。晚年将生平所见名胜绘于壁上,作为&ldo;卧游&rdo;,仿佛置身大自然中,怡然自得。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画山水以&ldo;澄怀观道&rdo;、&ldo;畅神怡身&rdo;为宗旨,即通过对天地自然的描绘和欣赏,来领悟超脱无争之道,抒发精神追求,怡娱身心。这样也将儒家&ldo;仁者乐山、智者乐水&rdo;与道家&ldo;游心物外&rdo;思想合而为一。他的看法奠定了日后山水画向&ldo;虚&rdo;、&ldo;静&rdo;、&ldo;无争&rdo;、&ldo;游目骋怀&rdo;的方向发展。
画坛&ldo;痴人&rdo;顾恺之
顾恺之(346年‐407年),东晋著名画家和文学家,他以&ldo;画绝、才绝、痴绝&rdo;而驰名于世。最为出名的是他的人物画。
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其关键在于眼中。因此他一反汉魏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最妙。年青时他曾为建业(今江苏南京)瓦棺寺作维摩诘像壁画,当众点睛,观者如云,施舍钱财顷刻超过百万,从此他的名声远扬四方。
顾恺之作的人物画,善于用紧劲连绵、循环不断的笔法,洒脱飘逸;并通过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举,优美生动。此外,他还善于描绘风景,所作树木、山峦,布置有致。晚年笔法更加成熟,似拙胜巧,傅以浓色,微加点缀,不作晕饰,而神气飘然,有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南朝陆探微、唐代吴道子等皆临摹过他的画迹。
现今传世的顾恺之作品摹本有歌颂曹植与甄氏爱情的《洛神赋图》,和劝诫妇女德行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其他画家
南北朝时,绘画有了较高的发展,并且绘画更为普及。除文人参与绘画外,一些皇帝也加入了画家的行列。南朝梁元帝萧绎(约508年‐55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画家。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聪慧好学,自幼爱作书画。当时南朝与各国友好相处,来朝贡的使臣不绝于途。萧绎据其所见作《职贡图》,描绘滑国、波斯、百济等十二国使臣像,而且撰文讲述各国风情,以记其事。原图不存,现有宋人摹本藏于南京博物院。
这幅纵272厘米,横2007厘米的图上,使臣穿着各式民族服装,拱手而立。从他们风尘仆仆的脸上,流露出来到南朝朝贡时既严肃又欣喜的表情,同时也传达不同地域和民族使者的不同面貌和气质;脸型肤色,各具特点。
此图线条以高古游丝描为主,间以兰叶描,简练遒劲,并分层次加以晕染,形象准确生动,富有装饰性。
魏晋间&ldo;竹林七贤&rdo;以放荡不羁、不与统治者合作而闻名。1961年在南京地区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图中的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他与七贤有共同之处,故被画在一起。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室的画像由200多块墓砖组成,人物形象皆作线雕而凸现在画面上。南壁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为向、刘、阮、荣四人,人物之间以银杏、垂柳、松槐相隔。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种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姿态来表现,有的抚琴啸歌,有的颔首倾听,有的高谈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宽衣博带,孤傲高雅;崇尚老庄之情,追求个性之心,溢于画面。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画像砖上得到充分的表现。
音乐
音乐在南北朝时特别繁荣,尤其是佛教的传入,使佛教音乐广为流传。
有关北朝北魏时音乐的繁荣场景,后人可以从龙门石窟中遗留的一些当年洛阳音乐的资料中窥见一斑。据统计,现存伎乐人176身,乐器17种,丝、竹、管、弦应有尽有。
在南朝,伴随着礼佛仪式的需要,佛教音乐也开始兴起,并逐渐与中国本土的音乐形式结合。
佛教日常使用的音乐主要是赞呗,或称梵呗。一般分为咏经与歌赞两部分,咏读佛经的称&ldo;转读&rdo;,歌唱礼佛的称&ldo;梵呗&rdo;。主要采用七字、五字、四字句式的短偈形式。这些赞颂佛祖、菩萨,咏唱经文、诗赞的独唱、齐唱、合唱,经常用于讲经宣道、朝课暮诵、道场忏法、无遮斋会等仪式。为了让中国人接受,赞呗开始与中国本土音乐结合。
由于梵语与汉语的结构不同,无论用梵音咏汉语,或是用汉语歌梵声,都难相通,所以翻译的经文虽多,但译配的赞呗甚少。关注佛教的陈思王曹植,开始用中国的曲调译配佛教赞呗。由于他对语言和音乐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为推动这一進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推动佛教经典与中国音乐文化结合的重要人物是梁武帝萧衍。他亲制佛曲,把佛教仪式音乐与当时风行的清商乐融合一体。
当然真正使佛教音乐中国化、通俗化的,还是众多寺院中的艺僧。六朝时,许多著名的佛教寺院在佛教节日中利用中国传统的乐舞和百戏弘扬佛法,参与这些活动的有许多著名的艺僧。《洛阳伽蓝记》记载道:当时的首都洛阳市的景乐寺,&ldo;至于六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嘹亮、谐妙入神。&rdo;景明寺千余佛像巡街时,&ldo;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rdo;
服饰
三国两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了秦汉旧制。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则出现了各民族间相互吸收、逐渐融合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提倡穿汉服;另一方面,鲜卑族服装紧身短小,下穿连裆裤,便于活动,在中原广泛流行,传统的深衣形制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