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属国向上国朝贺的时候。
有了上一次教训,这次朝贺的时候,朝鲜使臣和日本使臣都没敢再搞事。
朝鲜使臣没再作死地给朱棣献美女和泡菜厨子,换成了人参和珍珠。
日本使臣虽然带来了不少武士刀,但是这次他们不是带来出售的,是献给朱棣的贺礼。
朱棣本以为,这两个小国都老实了,其他小国肯定不敢给他搞事。
结果很快他就被打了脸。
这次搞事的是安南。
事情得追溯到永乐元年,同样是朝贺的时候。
朱棣和礼部官员们惊讶地发现,这次朝贺的时候,安南国送来的文书上,安南国王居然不再姓陈,反而改成了胡姓。
这就很有问题了,属国皇帝改了姓,居然不提前跟他说一声,这是想哪样?
再看文书里说什么陈氏无后,自己是陈氏外甥,被百姓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大明皇帝册封的话,朱棣就更觉得有问题了。
他当初就不是走正道当上皇帝的,还能不知道这里头的道道?
这个姓胡的肯定是谋反篡位了!
虽然朱棣自己是谋反上的位,但是他就是那么霸道,这事他可以做,别人就是不行。
安南的陈氏是得了大明皇帝册封的,姓胡的居然犯上作乱,这也太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这要是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上行下效?
朱棣越想越不爽,很快就派了礼部一个叫杨渤的官员前去安南调查。
杨渤是个文官,哪能吃得了这样的苦?他去安南后都没深入,就在外头装模作样地转了一圈,收了胡氏的孝敬,很快就回了大明,肯定地告诉朱棣——安南国王没撒谎,就是这么回事。
朱棣这时候根本没想到杨渤敢跟他耍心眼儿,以为陈氏真的绝后了,也就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给了册封。
当时,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很快,时间到了永乐二年,一个叫裴伯耆的人突然出现在了大名境内。这人是安南大臣,一来就说有要事向朱棣禀报。
所以他很快就被送到了朱棣面前,告诉了朱棣安南发生的事。
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建文帝朱允炆还在位的时候,安南丞相黎季犛犯上作乱,杀了当时的安南国王和国王一派的大臣,然后改了个名字叫胡一元,把皇位传给次子胡汉苍,以太上皇身份摄政。
顺便还说了他设计欺骗朱棣,骗取封号。
朱棣得知自己被骗,自然是非常不爽。
不过,当裴伯耆声泪俱下,慷慨陈词地提出想向大明借兵讨伐胡氏父子的时候,朱棣就更不爽了。
他又不是傻子,借兵给了裴伯耆,他是不是还得负责军费和粮草?
那得多少钱?
再说了,安南那破地方,密林幽幽,毒虫密布,光是一个水土不服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朱棣虽然说不上爱民如子,却也是想好好表现,做出一番功绩,以此抹除掉造反的罪过,哪可能让大明的精兵良将去为外人打江山?
所以他直接用了拖字诀,让裴伯耆先住下再说,等他把事情真相查清楚,再来谈借兵的事。
这一拖,就拖到了又一个不速之客的出现。
这人是前安南国王的弟弟,名叫陈天平,他也是来找朱棣求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