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之风在蔓延,没有人知道它将何时终止,终止前还会让多少地方被其无情的摧残……
---------------------------------------------------------------------------
(1)见发勒斯所编《沙赫纳美》第473页,第633行至641行。
(2)康里(turcqangli)人与花剌子模人一样,都是出自突厥(turk)人的一支。
(3)钦察,或称乞卜察克(qipt插q)人,突厥(turk)之一支,活动于里海北部至咸海西北的南俄罗斯草原。
(4)阿兰(an)人,生活于高加索地区东部靠近里海一带的突厥支族。
(5)出自《古兰经第八十一章黯黜》,第十至第十四节。此处根据马坚先生汉语译文。
(6)出自《志费尼书》,英译本,13。
(7)伊朗诗人木塔纳比的作品。
(8)出自《志费尼书》,英译本,85。
第七十三章铁王悲歌
更新时间:2005-7-2310:25:00
字数:11722
以纪元1219年秋天对讹答剌的进攻为发端,蒙古帝国与花剌子模算端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正式爆发。
当蒙古军兵分几路,逐次扫荡乌浒河沿岸并逼近不花剌的时候,花剌子模一方的反应却显现出与其大国地位所不相称的有气无力之状,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状况之中。
自从下令备战至今,虽然经过札阑丁等人的不懈努力,但收效甚微。充其量只不过使乌浒河沿岸的各城作出战斗准备,而辽远内地的战争动员却远远未能行动起来。
有个至今还流传在伊朗人口头的笑话:
有一次,一位牧羊人被传唤报告工作。司帐人问&ot;还有多少羊?&ot;牧人反问&ot;在哪里?&ot;&ot;在帐簿上。&ot;牧人答道&ot;这正是我要问的原因:羊一只也没有了。&ot;
以这个故事来比喻当时的花剌子模国内的混乱,是恰如其分的。新领地的骚动和旧地的混乱使得政令往往无法顺利下达,自行其是的将领们为了骗取更多的军饷而虚报兵额的情况更是司空见惯,一旦算端清查,他们便以互相顶替之法冒充兵员,蒙混过关。
摩诃末并非不知以进攻的方式来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道理,但是他无法组织起一支有规模的、富有战斗力的机动部队。新征服的阿富汗土藩们还屡有降叛发生;伊朗诸伊玛目们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交恶的报达哈里发方面对必需时刻关注……到处需要用兵,四面都要防卫,使得貌似强大的帝国在兵源上显现出捉襟见肘之势。而手握重兵的母后系钦察诸汗们则只愿株守于以玉龙杰赤为中心的花剌子模故地,不肯将一兵一卒派来不花剌。不得以之下,他只得采取了这种消极的守势,希望乌浒河沿岸的各城守军们能够对蒙古军的攻势起到稍稍迟滞的作用,也希望被派往哥疾宁1征兵的儿子札阑丁能够快点带来援军。不过,在这片在纪元1215年才夺取自古儿王朝的2土地上,能征取到多少支持还只是个未知数。
正当这一切使他心烦意乱之际,前线一连串失败的消息如同雪片般飞至他的桌案前。这其中,讹答剌陷落和亦哈儿罕被俘的消息最令他吃惊与关注。
这是在接近冬至的时候,才传到不花剌3城的。摩诃末立刻想到要将此消息转报给太后,希望这个固执的老妇会因侄儿的不幸而改变其漠不关心的态度,督促她的弟弟们将花剌子模的精锐调往前线。因此,这个消息从某种程度而言,反而有其较为积极的利用价值。
他决定派宰相阿默德--一个能言善辩,且与秃儿罕哈敦有着良好关系的圆滑人物--做为报丧的使者。
&ot;尊命。&ot;
年过五旬的老人没有多余的辞令。但是,他并没有立即离开之意。
&ot;还有事吗?我睿智的首相,莫非你还有什么衷告要提出吗?&ot;
&ot;是的。我尊贵的世界之主,公平正义之王,一切正教徒的保护者。据老臣所知,蒙古蛮人的可汗已经率领他的部队向这里进军。&ot;
&ot;他们要直接攻击不花剌吗?这对他们来说有些困吧。&ot;算端不以为意地说道。
&ot;当初我们也认为他们会在讹答剌城下头破血流的,可是事实证明,他们的勇、气与头脑远远超越了我们的预见。&ot;
&ot;那么你是要我加强前方诸城的防卫吗?你也知道,目前不太可能。&ot;
&ot;这一点,老臣也很清楚。因此,建议我主不要再留在此地。不花剌已经不再安全了。&ot;
算端微微一怔,随即问道:&ot;他们会继续前进吗?&ot;
&ot;我想是的。恐怕他们的目标就是尊贵的陛下。&ot;
&ot;我睿智的朋友,你有什么建议?&ot;
&ot;为了所有的正教徒,为了伟大的信仰,我主最好转移到尼沙不儿4去。&ot;
&ot;好吧。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ot;
阿默德不再多说什么,躬身施礼后退出殿去。
望着他颤悠悠的背影消失于殿口,算端的心中犹自对适才的进言半信半疑。从战报上看,蒙古人现在还应该在乌浒河沿线一带攻击那些边境城市。也许这些野蛮人在一场侵夺后就会满意而归呢?何况,有花剌子模的第一勇者帖木儿灭里镇守着忽毡城,应该足以抵抗这些粗鲁的异教徒吧。也许再等等消息才是上策,否则随意就放弃河中,对于自己的威信将是一个极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