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兰芳共和国现归哪国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清军靖台(第1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清军靖台(第1页)

从五个月前开始,北越总督区就在赵学宁的指示下大力恢复原先安南国和清帝国广东地区的商业贸易,将原先只能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进行走私的香料开始从镇南关向广西内部输送。

这个其实很好处理。

安南国的商人在战后被赵学宁搜罗在一起向他们咨询一些商业上的事情,得知了他们和广西商人的一些贸易往来,然后借助他们的关系和杨宇搭上关系。

他们先是花了五千两白银买通了杨宇,使得他大开方便之门,接着又通过入城税费之类的渠道让整个军官团队乃至于大头兵都能雨露均沾。

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然后赵学宁就能依靠这些安南商人曾经的商贸关系轻松打开广西的香料市场,把兰芳生产的香料原料和最新研发出来的香粉、香水等等加工产品卖到广西。

这样做不仅能赚一笔钱,还能消解镇南关方面清军的警惕之心,更能用银子开路,搞清楚镇南关之后一系列关卡的清军驻防。

果然,不过一個月的功夫,清军在镇南关及镇南关后方的一系列驻防内容就被赵学宁拿到了手里,绘制了图样,搞清楚了清军布防的要点。

至此,广西南大门基本上就对兰芳单方面透明了,几乎是不设防了。

只要赵学宁想知道,他甚至可以知道杨宇头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没有穿内裤。

或者说花点钱,他甚至能把镇南关清军守军的火药库给搬空了。

那边儿的清军军需官很愿意和兰芳做这笔军火生意,他们觉得这些军火放着不用也是浪费,反正大家伙儿也不会有事儿没事儿就操练起来。

要是能有个买家,就最好不过了。

这帮家伙不晓得大难临头,居然还想着和兰芳做军火生意,赵学宁甚至认为只要价钱出的够多,这帮混蛋能把镇南关都打包卖给他。

就赵学宁的观察来看,尽管他已经极为警惕、谨慎、小心了,但是他依然认为攻破清军边防和捅破一层窗户纸没什么区别。

清军布置在镇南关及之后的几道关卡的防守兵力因为长期的和平局面,本就没有多少人。

镇南关守将杨宇麾下号称有一个营一千人的绿营兵,但根据实地观察,兰芳情报部门的密探们认为这一个营的清军远没有一千人那么多,估计也就三四百号人。

不过这并不是吃空饷啥的,而是清军编制就是那么离谱。

一个绿营建制下的营的兵力从两百到一千都算是合理。

吃空饷的比这过分多了,几十号老弱病残都敢拉出去说这是一个营的精锐。

绿营是清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上都是汉人士兵,每省有提督,数府一镇设总兵,总兵下有协,设副将,协下有营,设参将、游记、都司、守备,营下有汛,设千总、把总。

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直接统领的军队称之为标营,且各自直接统领有标营三至五个,称督标、抚标、提标、镇标。

然后问题来了,因为绿营主要是汉兵,且数量是可靠的八旗军队的三倍之多,清统治者不放心绿营,害怕绿营造反,于是清政府在军制设计上也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比如说一个直隶提督,名义上统辖直隶一省绿营,大约三四个镇的总兵,算下来,归他指挥统辖的绿营兵总兵力在十万左右。

但除了提督直属标营大概五个,兵力总共三四千,其他的标营都在各个总兵手里,不归提督直辖,并不直接管理。

又比如天津镇总兵,统辖天津、河间、沧州几个府的绿营兵,根据编制,能够统领一万多绿营兵,但是需要分出去若干协去驻防守护地方下属府、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