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中英正式外交关系迟迟不能建立。
直到70年代,中美关系有了变动冲英关系随之迎刃而解。
1972年3月13日,中国代表乔冠华和英国代表艾迪斯在北京签署了中英关系正
常化协议,并决定外交关系由代办级升为大使级。同一天,英国外交大臣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北都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
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率先承认新中国,&ot;避免了在中国周围筑起一道完整的
篱笆--使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绝&ot;,也给了台湾当局一个警告。而1964年由中法建
交而导致台湾与法国&ot;断绝外交关系&ot;,则使台湾在国际间失去了一个重要据点。
2.戴高乐的&ot;独立外交&ot;
国民党退台后在欧洲努力争取英、法、西德等国的支持。当时,西德尚忙于战
后建设,无多大影响力,英国因其香港的利益需大陆照顾,不愿太接近台湾,那么
法国就成为与台湾&ot;维持外交关系最重要的欧洲国家&ot;。法国对台湾的重要性在于
:法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加之在非洲有不少新兴独立国家原系法国殖民地,
仍受法国影响,这些国家正是台湾在国际上积极争取的对象。
60年代后,法国总统戴高乐重新审视世界变化,采取了脱离美国羁绊的独立自
主外交路线,正视新中国在东方的崛起及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准备与之建立外交
关系。到1963年末,中法建交的各种条件均已成熟。
消息传到台湾,台湾当局宁信其无,不信其有,始终当作&ot;谣言&ot;加以&ot;辟谣&ot;
。1964年1月,台湾&ot;外交部发言人&ot;宣称:&ot;台湾和法国间关系素甚密切,双方
在台北与巴黎经常保持接触,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ot;。然而几天以后,1月18日,
中法就建交达成了协议。台湾对此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幻想由美国施加影响让法国
改变态度,然而,法国&ot;独立外交&ot;的观念甚坚,美国的劝阻无济于事。最后,美
国反而派人到台北,劝阻台湾不要为了面子急于宣布与法国&ot;断交&ot;,要让法国承
担&ot;断交&ot;的道义责任。
1月23日,台湾官方第一次就中法建交表明态度:&ot;行政院长&ot;严家徐坚决反
对法国方面的决定,&ot;希望戴高乐总统慎重考虑&ot;。但当被问及台湾是否准备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