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台湾蒋介石却不接受善意,不但不接受和谈,还继续让美舰护航,于是10月20
日我军恢复炮击。
10月2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奉毛泽东之命公布《告台湾同胞书》,宣布:&ot;单
日打炮,双日不打,以利你们长期固守&ot;。并声明今后对机场、码头、海滩和船只
&ot;四不打&ot;的方针,文告说:
美国人迫于形势,改变了政策,把你们当作一个&ot;事实上存在的政治单位&ot;,
并非当作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美
国人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全中国人民,包括你们和海外侨胞在内,是绝对不
容许其实现的。我们希望你们不要屈服于美国人的压力,随人俯仰,丧失主权,最
后走到存身无地,被人丢到大海里,我们这些话是好心,非恶意,将来你们会慢慢
理解的。
就这样,打打停停,直到1979年元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正式建交的那
天,台湾当局的青天白日旗从华盛顿双橡园的旗杆上降下来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其实自1958年后,炮击实际
上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打一打。其深意在于,不攻下金门可以使之成为一种不在谈判
桌上进行的谈判,留下&ot;对话&ot;渠道。
当然,蒋介石也可以此而沾沾自喜,他在金门和中国人民解放打了多年的炮仗
。金门炮击差不多成了金门自1958年至1979年存在的历史价值,实际上,金门岛的
意义由此也可见一斑。
蒋介石也一直看重&ot;台澎金马&ot;中的这点&ot;金&ot;。他把它作为和中国共产党对
峙的一个点,也是其同中国共产党谈判的一个砝码,美国人要他丢掉&ot;金&ot;这颗棋
子时,他又可以借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去抵制。可以说,蒋介石实际上是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走钢丝,而这根钢丝就是金门岛。
蒋介石早些年看重金门岛,是因为它离中国大陆十分近,便于他从此地出发登
上大陆,如果他能够&ot;反攻大陆&ot;,那么从金门岛出发便最为省事。后来形势变得
他根本毫无机会反攻了,至多只能空喊些口号,于是金门岛又成了蒋介石保守台湾
的一道屏障。他可以在此关上门户,同时还可以利用金门的对峙一直保持着与大陆
的接触,虽然这种接触是敌对的军事活动,但总算也是一种接触,不会使蒋介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