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夺珠 > 25 第 25 章(第1页)

25 第 25 章(第1页)

《夺朱(重生)》最快更新[630kan。cc]

顾紫衣自请留在京郊别院的过程比想象中更容易,她只消对顾燕乔道要带顾云方见见顾家军的遗孤,顾燕乔便满口准了。

她未必有多在意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但是你率先占住了这个道理,她就不能反驳这件事有多不重要。

毕竟她可是出身侯府的王妃,岂能不怜贫惜弱,体恤这些父兄为国争战而死的孤苦之人呢?

千变万化,公理为先,若没有公理,也得先死咬住自己站得是公理。

顾紫衣活了这么多年,才渐渐明白这一点。

她前世就是太蠢太傻,才让顾朱衣占尽了公理,现在只要自己腰杆直一些,振振有辞地先占了大道理,任谁也拿她没法子。

顾燕回下葬三日后圆坟,在尽林寺做完最后一通法事,顾家人便分道扬镳,顾紫衣带着李鸢和顾云方去了顾家别院,顾燕乔带顾朱衣、顾朱方姐弟启程回成贤侯府。

归远公别院位于山林之中,极尽精巧,顾家世代武将,顾家别院自不如归远公刚刚被烧毁的别院那般精致,但胜在占地豪阔,不在达官贵人云集的京郊山林之中,反而近于官道,位于一片平原河岸,交通便利,良田百亩。

此地本来就不是为顾家人享乐所建,大景朝允许贵族女子婚后若得夫家容许,可以在家中无人时女代父业、或女代夫业,既然上有行之,下则必有效之,贫民女子也多有为生计抛头露面。而顾朱方说顾家收养的孤儿寡母们空空浪费粮食却完全是无稽之谈,她们在顾家别院中也没闲着,开荒种田、种树养鱼、养蚕织布,或确有一二人因为孩子年幼不事生产,但也绝对不是顾朱方所想的那般无所事事。

前一阵借生病的功夫,她早将顾家的账本都大致清点过了,这个别院的收成甚至超过了顾家的几个大庄子,更令顾紫衣惊讶的是,她们平日里在成贤侯府中食用的水果,大都是这个别院供奉的。

要知道如今南北交通中断,京中水果极其昂贵,顾家别院的存在,几乎是成贤侯府隐藏的一个巨大的财富。

顾紫衣一来,便将管事的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都叫了过来,将她的想法一口气讲了。

凡在庄中,十四岁下的不论男女,必须要上学堂,其他年纪的,则看各人意愿。

之所以定在这个年纪,是因为大景习俗,十五岁之后便可成婚,因而大都是在十四岁左右开始议亲,顾紫衣虽不赞同这一点,但也不敢一步定得太过宽泛,那将更难以得到旁人的支持及同意。

乱世之中,首要的任务自然是自保,武学以春芜及顾家军中的几位在军将领为主,十岁以下不分男女,十岁以上则男女分班,女子主要由春芜负责,顾紫衣盘算着,过一阵子还要寻个由头,将顾燕回给她的那几名侍女也调到别院中来。

其次便是生计,种菜种果这些实操之技他们自幼便不必设专课,但商贾之学则必不可少,顾紫衣将顾家京中几大商号的掌柜们也分别请了过来,每月各择了几日过来给他们授课。

这样一来是给遗孤们授课,二来也是她要借机摸清这些大小商号的底细,多联络联络感情。

要知道,顾朱衣和顾朱方的舅家朱氏可是商贾,生意做得不小,顾家的大部分产业都交给了他们打理。

于私,这对顾朱衣和顾朱方姐弟来讲自然是好事,但对于顾紫衣来讲可不是了。

单说嫁妆这一项,顾紫衣在前世就是吃了大亏的,这个亏虽是她前世心甘情愿吃的,但顾朱衣在其中起的作用也并不小。

如果她心里真的有顾紫衣这个姐姐,根本不必在这些事上斤斤计较,可惜上辈子顾紫衣自己被猪油蒙了心,还当真将顾家的偌大家业都留给了顾朱方。

于公,前世的朱家对顾家还算尽心尽力,但今世的顾朱方可未能如愿当上成贤侯,朱家在打理家业上恐怕会多存些心思,顾紫衣当然更要倍加小心。

最好,是将顾家产业从朱家手中收回来,但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还需从长计议。

至于平日里的算学、简单的习字课,倒也不必再请先生,那些遗属中也有出身好的,或在闺中读过几年书,若有得用的,她们平日里就住在别院内,倒是极方便每日给这些孩童们上课,当然,顾紫衣也不会让她们白白做事,会根据她们相应的教书的水平,给予她们丰富的报酬。

这一想法可谓是异想天开,几位管事的面面相觑,却碍于是自家的大小姐不敢出言反驳,倒是那几位年纪大的孤老不得不开口道:“知道大小姐对我们是好意,但我们住在顾家的庄子里,也不敢白住白食的占东家的便宜,大家都是靠自己的活计换生活,这手停口停的,哪好意思再上大小姐的学堂。”

“敢问嬷嬷,”顾紫衣早就想好了托词,不疾不徐道:“那些带着幼儿的女子,是自己干活的时候爽快,还是要一边看顾着孩子一边做工来得利落?”

这一句讲出来,几位嬷嬷顿时恍然大悟:“还是大小姐聪慧!”

他们这些贫家,哪里请得动旁人带娃娃,况且这些遗属们丈夫去世时一般都年岁不大,孩子年幼,连寻常人家那般大的能带小的的也少有。

顾紫衣这一想法,不就是将庄子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放在一起,只消几位大人看护着,其余的妇人们不必自己带娃娃,都能腾出手来全力去做活计,可不是皆大欢喜么!

其实顾紫衣这些想法,也多是参考过去平良堂成立之初的运作之法,此举若是运行得当,是可以良性循环起来的,所费并不太大。

可惜之后平良堂收归官办后与官府关联匪浅,又拿了朝廷下拔的银两,这下可操作的空间就变得更大了,各地府衙贪廉有别,这也是后来各地平良堂良莠不一的原因,但最初的良性动作反而是荒废了。

顾紫衣想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